数学跟贴二(陶倩云)
发表日期:2018/12/28 8:51:14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陶倩云 有556位读者读过
数学展示课听课反思
最近听了听了两位优秀青年教师的数学展示课,深有体会。
首先是刘老师的《用扩线和问号表示的问题》展示课,刘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要抓住教材中的重点,突出“图式——语言——算式”三位一体的教学。在教学中,刘老师注重学生语言叙述能力的训练,从最开始的说说苹果是怎么摆放的→你认识这些符号吗?→用三句话说说题意。一直让多名孩子多说,老师在过程中起到引导、规范语言的作用,让学生学会用语言完整讲述出图表示的图意。刘老师引导学生从语言情境中感知之后应用题的基本语言结构,即在已知两个条件的情况下,提出一个问题,并通过算式计算,把“图式——语言——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渗透给学生。在练习的设计上,还采用了“问号填在哪?”这样的题目,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问号的含义,清楚问题的提出。
最后将加法与减法的图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比较,分清楚:知道各个部分,求合起来的用加法算;知道总数和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算。这也为学生之后解决实际问题打下了基础。
周老师的学生是三年级,相比于刘老师的慢慢引导,周老师的课节奏快许多。《认识分数》是一节较抽象的概念课,学生由整数到分数的认识是认知上的一次飞跃。但是周老师用分蛋糕轻松引入,从6个一步步引到1个怎么平均分。同学说一人一半,老师顺势表明一的一半就是二分之一。整节课中周老师一共三次让学生动手操作,分3个层次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1)一个圆分成两等分,将其中一份涂上颜色表示二分之一。让学生经历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一半”的过程后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发展过程,体会数学符号的优越性。同样浓浓的数学文化氛围既能开拓学生的知识面,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2)在学生感知二分之一后,周老师为学生提供了正方形纸片,让学生折二分之一,并给以充分的操作、交流和表述的时间,让学生明白,虽然各自折的图形不同,但只要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这个图形的二分之一,以此深化对平均分意义的理解。(3)加深对几分之一的理解。周老师让学生自由创作,将纸片随心分成几分之一,由此将课引入高潮,自然过渡到我创造环节。通过操作、交流,学生对几分之一的理解已经水到渠成。
课堂上两位教师至始至终都以饱满的激情投入教学。在每个环节教学始末,教师都能用一些挑战性、激励性的话语对学生的过程学习进行小结、评价,引导学生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让学生时时处在跃跃欲试的学习状态,增强了学生的自信,让学生总能获得成功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