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学习体会>>文章内容

第一次数学教研跟帖(杨悦)

发表日期:2018/12/27 11:06:45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杨悦 有661位读者读过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是在学生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安排了三个层次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逐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第一个层次,呈现学校篮球队三名队员各自的投篮次数和投中次数的统计表,通过“谁投中的比率高一些”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比较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的大小。第二个层次,让学生把表中的几个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来比较它们的大小,初步体会百分数的特点和作用。第三个层次,揭示百分数的概念,介绍百分数的读、写法。再通过 “试一试、练一练” ,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对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之间的内在联系,为百分数的进一步学习积累经验。

【设计理念】:

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它源于分数,又有别于一般的分数。在教学百分数意义时,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百分数的产生过程,感受到百分数的独特作用,从而感受到百分数的价值,深刻领会百分数的意义,特别是认识到百分数为何又叫“百分比”和“百分率”,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收集贴近实际的、生动的百分数材料,力求让学生经历生动的、富有现实意义的学习过程,力求使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数学化,增强学生收集、统计、分析、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数学的价值,从而享受数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设计思路】:

本课的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数学知识。为此我设计了“ 创设情景,初步感知—–自主交流,建构模型—–合作探究,完善认识—-拓展应用,加深理解”这样的思路。

【本课反思】

“学生的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推荐谁进入篮球队”的问题情境,设置一个个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引发学生更深入地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百分数。这样的引入,使学生不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也让学生充分体验到百分数产生的必要与作用,感受到百分数的价值。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组织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百分数表示的意义,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弄清百分数与分数、比之间的关系,逐步构建百分数的认知框架,同时体验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这样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好地帮助学生自主建构,又将数学和生活集中在同一平台,让学生体会到两者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的热情,有效地渗透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也符合新课标中“人人学有用的数学”这一大众数学理念。

本课的难点就在于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和区别,通过对“百分数和分数都有哪些联系与区别”合作探究,从读法、写法、分子、意义等多个角度,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百分数的特征,通过分析两条信息中的百分数和分数,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感知这两个概念的差异,深化了百分数的具体含义,从本质上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从而完善并提升对百分数的认识。

练习的设计不是单纯的让学生会写百分数,而是把写百分数与运用百分数结合在了一起,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其中的“成语猜百分数”,既关注了学科间的整合,也能让学生感受到祖国文化的渊源流长。

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继续发现百分数,利用好百分数,引导学生树立大课堂观念,既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涵,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爱因斯坦的名言结束教学,给学生以价值的引领,体会到勤奋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本课设计中,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在大量实践活动中,学会观察,学会分析思考问题,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渗透学生学法指导,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实践意识与创新意识。学生在尝试中创造、在尝试中成功,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王特讲评】

1.在讲解新课时,应先向学生介绍百分数的由来。

2.新课讲解时,应“增添一位选手的投篮情况”的环节,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通分的局限性,从而感到百分数相较于分数来说更加方便比较,同时教师应适当点到位,点出百分数的优势。

3.对于成数和千分数我们可以把它作为课外知识放到最后。

4.对于分数与百分数的分子区别规定太狭隘,可以不讲。

王特的讲评让我受益匪浅,尤其是对概念如何下定义,我们不应该由一个例题就给出百分数的定义,应该由两道例题小结出定义。另外王特给我们上了一堂计算的讲座,说实话全都是干货。在整个小学阶段,计算占了很大比重,同时这也是学生的必备基本功。抓好基础,学生才能站的更高。王特对于计算真的是研究透彻,真的就是我们所说的: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他的讲座给我们年轻教师提供了教学方法,也给我们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

总的来说,这一次的教研课让我印象深刻。一次次的磨课,一次次的修改,在这个过程我收获了很多,同时也很感谢其他老师们的帮助。希望自己以今天为起点,记住今天的所见所感,让自己更加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