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教研活动>>文章内容

数学教研第二次跟帖(马芳)

发表日期:2018/11/22 16:27:51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马芳 有751位读者读过

11月21日上午,我校举行数学教研活动,这次展示的是刘利萍老师执教的一年级《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和周娴老师执教的四年级《认识分数》。

第一节课刘老师的《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图形的形式来呈现信息的实际问题,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8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加减实际问题里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列式解决问题里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列式解决,体会加减法的应用。另外,因为我们之前的学习都是直接看图写相应的算式,只是要求学生说出图意、提出问题,然后根据条件和问题写出算式,学生还没有接触括线和问号这些用符号表示的问题,所以,通过对新知的学习,能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图意,也使学生初步感受用符号表示条件和问题所具有的简单明确的优点。刘老师的这节课重难点突出,注重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第二节课周老师的《认识分数》,再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基础上进行的教学,从整体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他们都有很大的差异,从生活中的具体情境(分蛋糕)出发,让学生先理解平均分才是最好的。接着从数量多的物体到只有一个物体的一个过渡,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理解“把一个正方形纸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个正方的1/2”。并且在这基础上折出这个正方的1/4、1/8,通过对具体图形的观察、比较,能够比较出1/2、1/4、1/8之间的大小,并能说出比较的参照依据。最后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和全班交流等方式,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和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和动手操作空间,以直观的角度让学生体验平均分的含义。因此在课堂上,学生积极性比较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