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研第二次跟帖(刘利萍)
发表日期:2018/11/22 17:13:36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刘利萍 有625位读者读过
《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问题》反思
禄口中心小学 刘利萍
对于一学期才有的一次展示机会,我还是很珍惜的,因为这不是一次简简单单的展示,而是一次学习交流的好机会,不仅能发现自己在教学上存在的问题,也能学习更多的优秀经验,让自己不断进步,在教学上做更好的自己。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图形的形式来呈现信息的实际问题,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8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加减实际问题里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列式解决问题里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列式解决,体会加减法的应用。另外,因为我们之前的学习都是直接看图写相应的算式,只是要求学生说出图意、提出问题,然后根据条件和问题写出算式,学生还没有接触括线和问号这些用符号表示的问题,所以,通过对新知的学习,能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图意,也使学生初步感受用符号表示条件和问题所具有的简单明确的优点。
1.抓住重难点
这节课虽然诶荣不多,只有两个知识点,但毕竟是新课,学生们第一次接触,而且对于学生来讲,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对新知的接受主要是靠第一次的接受、理解,如果在第一次讲解时,学生没有抓住要领,没弄清楚,以后要花很多的时间去补习、辅导,有时还难以完全纠正过来。因此,在教学新知时,不急于求成,先分解图,让学生观察,并用文字叙述,再引导孩子看图提出问题。学生理解用括线表示“合起来”后,在列减法算式时,容易把括线下的数字当做结果,仍能列出加法算式。比如“试一试”中学生列式为:3+5=8。所以,要重视让学生弄懂题意,指导括线和问号的作用,理解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要注重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对学生来说,已知两个数的和其中一个数,求另一个加数,要用减法计算,这是学生的一个难点,一定要让学生在比较中加深理解。
2.不断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看懂图意,完整地说出图意,并能简单地说出解题思路。为此在上课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语言的训练,要求学生说话要完整,要看懂题目的意思才回答,说题意时力求能用三句话来说明,即传统意义上的两个条件一个问题,说明算理时建议教师结合手势清楚地表达加法就是把两部分合起来,而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就要用减法来做,从而初步理解简单的图画应用题的解答,在本节课练习与反馈中,我发现减法问题比较突出,主要是没有弄清条件与问题。有些学生还是单纯依靠数一数来解决,不会用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来列式计算。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我会在减法图意的理解以及组织学生说图意的时间上还是比较欠缺。
3.充分运用游戏吸引注意
在引入中,将?和分合符号组合进行游戏,既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巧妙地引出了这节课的一个新知“?”,在游戏中充分认识了?的含义。在最后的拓展环节,再一次将所学的新知转换成概括性的思维题,在游戏比赛中进一步理解含有括线和问号的知识的解决方法,做到了强化巩固。从游戏开始、从游戏结束,游戏的运用,让学生充分感知了新知的意义,而且做到了由扶到放的学习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