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文章内容

12月博文2(杜新新)

发表日期:2018/12/26 9:42:59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杜新新 有473位读者读过

我与乡村联盟共成长

                                   --------记一次听课反思

 

20181030日,我校连同谭桥实验小学、江宁区实验小学举行了一次关于“小学生如何学好小古文”的教学研究专题活动。教学内容选自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的课文《古诗二首》。

分别为《夜宿山寺》和《敕勒歌》。

《夜宿山寺》由谭桥实验小学唐姗姗老师执教,由于上课学生用的我班的孩子,所以到目前为止我对于这节课还是感受颇深。总体来说,这节课可以算是一节优质课,从唐老师身上,我学到了对于古诗教学的新方法,从学生身上我看到了他们的可塑性,对每天面对的孩子,我又有了新的审视;原来每一个孩子都是钻石,总有一天会在属于他们自己的领域闪闪发光。

《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记游写景短诗。它淋淋尽致地描绘了山寺屹立山巅的非凡气质。上课之前,孩子们和唐老师是第一次接触,难免有些害羞,不敢说话,唐老师先和同学们亲切的打招呼,用对诗的方式进一步增强了与学生的交流。老师说上一句,学生说下一句,这时候孩子们的兴趣就来了,这样的课前活动不仅化解了师生之间第一次见面的尴尬,同时为这节课的学习做了铺垫。

上课一开始,唐老师出示了一组李白的诗。《静夜思》、《赠汪伦》、《古朗月行》《望庐山瀑布》,并对学生进行提问:你有什么发现?孩子们各个举起小手,一生答道:“这些都是李白的诗。”接着师继续问道:“你对李白有什么样的了解?”孩子们很聪明,说出了不同的答案。如:李白是一位很伟大的诗人;李白的一生写了很多很多诗......接着唐老师进行总结,并继续补充:李白,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这样的补充对孩子来说不感性兴趣,很难理解,;但却是必要的,为接下来能够使学生跨越时空,捕捉到古人那悠远、空灵的仙气儿提供有利帮助。

对于课题的理解,唐老师也做了很好的处理。“宿”这个字是本课的一个生字,在教授这个字的时候,唐老师出示了一幅图片,一间房,一个人正躺在床上睡觉,边板书边告诉孩子“宿”的宝盖头就是房子的屋顶,单人旁代表一个人,又下角的“百”表示床的意思;孩子们就这样在情境中记住了这个字,同时理解了这个字的意思。由此,对于题目的解释也是得心应手。这时唐老师边让学生说诗题的意思,边在黑板上画了一幅简笔画。这也是本课的一大亮点。由此我也想到身为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文化科学知识,同时还要具备各种能力,一幅简单的简笔画顿时让孩子们心生敬佩,也让在座的听课老师眼前一亮。

小学生很喜欢古诗,因为其短小,读起来朗朗上口,他们很快就能背诵下来,但对于诗的意思、意境,还不能领会。本节课唐老师通过带领孩子们运用“读、想、背、唱、画、写”等方式在轻松的氛围下体会了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教师在教授“危楼高百尺”时,对于山寺高这一特点,运用了古诗中的迁移,先出示了之前学过的“桃花潭水深千尺”“飞流直下三千尺”,通过让学生观察、想象、朗读来理解、体会“高处不胜寒”的险峻之感......

本课的又一大亮点是唐老师运用了多种形式让孩子们对古诗进行巩固,唐老师先当着全部的学生和听课老师面前把这首古诗唱了出来,看的出来唐老师很害羞,但是仍然挑战自己,赢得了掌声。接着唐老师给孩子们播放了这首诗的儿歌版,孩子们边拍着小手,边跟唱,气氛达到高潮。

在写字指导方面,也是关注到了每一个学生。时刻提醒孩子做到写字六字:身正、肩平、足安。并对孩子的写字情况进行了展示评价。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唐老师的这节课让我看到了“平字见奇”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