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博文1(彭开月)
发表日期:2018/12/26 8:55:59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彭开月 有585位读者读过
数字化成长屋
“数字化成长屋”是我班的特色名称。在我和同学们共同努力下,已初步形成了一个“数字化”的班级,班级同学活泼可爱、团结友善、勤奋好学,文明守纪,温馨和谐,有着极强凝聚力。通过两年的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现在的五(5)班打造成了一个“数字化成长屋”。
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四化”:制度化、民主化、个性化、多元化。通过制度化管理,强化学生的法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制度管理,力求科学;通过民主化的管理,创设平等和谐的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民主精神;通过个性化的管理,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自主精神,创新性学习能力;通过多元化的管理,让每个孩子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
一、布置教室,打造温馨小屋
为了让孩子们在班级感受家的温馨,我在教室里布置了植物角、图书角、光荣榜等等,建设一个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班级。
1、植物角:开学初,我让每人带一盆植物,建设充满生机的绿色家园,每人负责照顾好自己的植物,进行观察记录,交流自己的养殖日记,定期评选优秀小园丁。
2、图书角:开学初,每位同学积极贡献自己的书籍,放到了班级的图书角,将图书角塞得满满的。每一位同学随时随地都可以到图书角里去取自己喜欢的书籍,看完后再放回去。
3、光荣榜:将学生的绘画、写字、作文、读后感、观察日记等等优秀作品展示出来,供大家点评、欣赏。
二、建立数字化班级常规管理模式
(一)模式之一一一一“八仙过海”
“八仙过海”是指的我们班的“兴趣小组发展”模式。一开学,我就根据学生的特点,分为六七个人为一组,组成八个特色小组:男女特战组、心趣小组、先锋组、阳光组、书法组、智慧组、五星组、科学组,每一个小组都有自己的特点,而每一组都有一位名主产生的小组长,负责小组内的各项事务,例如每学期我们都要外出实践即春游或秋游,组长负责组员的分工,比如吃饭的野餐垫由专人负责带、拿,专人负责在集合时点名等等。
(二)模式之二——“1+7”
“1+7”即实施以值日班长责任制为主,班委轮值制为辅的班级管理。“1”是指从表现最好的小组里或个人里选出一个值日班长,再从剩下的7个小组每组一人形成班委。值日班长的主要职责是:负责一切班务工作。督促检查工作,填好班级日志。班委的7位成员各有分工,各项任务有专人负责加分和减分。
(三)模式之三一一一“”
1、建立轮流“执政”的班干制度
班长和班委采取轮流“执政模式”,从表现最好的小组里或个人里选出一个值日班长,再从剩下的小组每组一人形成班委,让每个人都参与到班级的管理来。提高孩子的积极性,督促孩子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
2、量化行为
将孩子的日常行为量化成数字,初始分80分,根据学生的各项表现进行加分、减分,每周算一次成绩,每周由最终的分数评定五名优秀个人和一个优秀小组,进行表扬。
三、营造氛围,感受成长的力量。
从三年级到五年级,孩子们在不断地成长,我帮孩子们记录成长的过程,让孩子感受自己的变化,体会成长的乐趣。
定期开展“我的成长”交流活动,让孩子感受自己学习生活的变化,感受成长的力量,做自己的小主人。除此之外,我还在班级里设立进步之星,表扬取得进步的同学,激励他们继续向前。
通过打造“数字化成长屋”特色班级,我班真正成了一个充满生机的班级,班上的每一位学生也成了有故事的学生,他们在活动中成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