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博文(1)(谢晓丽)
发表日期:2018/12/25 10:39:30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谢晓丽 有541位读者读过
小学科学课堂小组合作研究
小学科学根据它本身的学科特点,与其他的学科不尽相同,不能只通过教师的口头讲述,或者学生的死记硬背,而是需要学习数学的学习方法理解记忆。而科学的理解记忆需要学生的自己动手实验操作,可是现实学校条件限制下,并不本能满足全班50个学生都能自我动手,应运而生的就是小组合作的形式。
一、建立具有发展性的小组
小组的划分者当然是科学教师,有的沿用学生比如语文老师划分的组,或者是数学老师划分的组,这当然是不科学的。还有的就是按照学生在教室安排的课堂座位分组,也是不科学的,学生的科学素养得不到平衡。这样就会造成一下一些现象:
(1)、按照原来的语文小组的成员身份,该小组中语文成绩优越的自然还是成为小组的科学组长,或许在他们小组还有一位他非常热爱科学,内心非常相当组长,那岂不是重重的打击了这位学生的热情之心吗?或者那位语文组长并不相当科学组长呢?
(2)、在进行课堂实验时,动手能力非常强的先把实验迅速地完成了,其他成员只是这个实验的看客,导致这组成员只有以为能够达到这节课的要求,学习效果非常的低。
(3)、在大家拿了实验器材,正准备开始动手时,大家哄抢教材,互不想让,造成实验无法进行,实验器材的浪费以及损坏。
所以科学教师应该按照学生相应的科学学习水平进行编排,建立起对科学学习具有强大的发展性的小组,促进小组间学习效率的有效提高,进而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1)组间同质
为了使每一组都处在相同的水平,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科学知识基础、兴趣程度、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差异进行分组,使每个小组都有层次不一的学生,能让组内成员之间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2)特色组名
教师不单单只是让他们随机的按照顺序依次排列,1、2、3、······,可以首先让学生对在对自己小组加上组名时就感兴趣,让学生自己创建符合自己小组的具有特色的名称,或者还可以让他们自己再想一想如何再配上一些口号,这会让他们更加的积极。
或者老师可以给小组以一些科学家的姓名命名,如钱学森组、居里夫人组、诺贝尔组、霍金组等等,又或者一些比较积极的,如小发明家组、小创新组等,改变以往的一些比较普通单调的组名吧,让学生在充满兴趣中更加的热爱学习。
(3)不断变化的小组
小组内每一次的合作,他们慢慢的熟悉对方,甚至会对对方产生疲劳感,这些都是相处的过程当中常见的,所以教师可以适当的进行调整,让小组成员之间能够互动,可以吸取其他小组的好的地方,就等于让课堂到处充满学习,让课堂也充满了生机。
小组成员的优化整合是课堂上学习的基础,灵活的分组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即有的学生不会永远出于控制地位,有的学生不会永远属于从属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