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德育天地>>少先队>>文章内容

苦难中的幸福

发表日期:2010/6/19 22:54:42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无 有640位读者读过

苦难中的幸福

——读《青铜葵花》有感

 

  南京市江宁区禄口小学  陶应平

 

         “我们应当正视苦难,尊重苦难!欢乐固然值得赞颂,痛苦又何尝不值得赞颂?”读完曹文轩的长篇小说《青铜葵花》,罗曼.罗兰关于正视苦难,乐观面对痛苦的名言又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这是一本把苦难,美丽和至爱写到至极之美的书,是一本让人含泪微笑的书。曹文轩用他一贯纯净,唯美的风格,娓娓地向我们讲述了乡村质朴男孩青铜和城市善良女孩葵花相遇,相识到相依为命的故事。在充满天灾人祸的岁月里,在粗茶淡饭的生活中,他们经历着苦难,抗争着苦难,享受着战胜苦难后别样的幸福,令人产生共鸣。

           青铜石苦难的,生活在偏远的农村,五岁时的一场大火使他失去了声音,改变了命运,不能像正常的孩子那样去上学,只能与老牛为伴。后来,无情的大水又冲毁了他赖以生存的家,蝗虫的灾害又使本就贫困的生活雪上加霜。勤劳善良的奶奶病重,相依为命的葵花被接回城里……苦难中的青铜在痛苦中竭尽全力,的呐喊:“葵----花……”

           葵花是苦难的,五岁时,就失去了温暖的母爱,七岁时,唯一的依靠——爸爸又落水弃她而去,善良的青铜家收养了她之后,又因贫穷让她产生了无尽的自卑,刚享受到青铜一家无私而纯洁的爱,又不得不回城,去经历另一个陌生的环境……

          大麦地是苦难的,偏远的位置,贫瘠的土地,寂寥的芦苇荡,无情的火灾、水灾、蝗灾……使本就贫困的人们生活的举步维艰。

真是把苦难写到了极致!

          我认为,曹文轩写苦难的目的并不是让读者去同情苦难中的人们,而是为了让我们从苦难中感受到至爱,感受到至爱带来的快乐与幸福。看,青铜,葵花及大麦地勤劳善良的人民,面对无情的天灾人祸时,没有畏惧,也没有悲观,更没有绝望,而是以平常的心态,不屈的精神,相互的扶持来乐观地面对生活,正视苦难,苦着并快乐着,他们的苦难,他们的至爱,他们的善良,让人感动,让人震撼,因为他们拥有真正的情谊,具备最真最纯的人性美。

          蓦然,又想起了一句名言:感谢苦难!因为苦难能使人振奋,使人挺立,使人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正如作者所言,每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个时代的痛苦,只有具备了面对痛苦的风度,才能成为一个强者。凡是不能兼爱欢乐与痛苦的人,便是既不爱欢乐,亦不爱痛苦的人。痛苦是永恒的,我们唯有正视苦难,尊重苦难,在彼此的关爱中,感受温暖,积蓄力量,用于抗争,最终就能战而胜之,享受抗争苦难后的幸福。

           是的,苦难是美丽的,因为它能给人类带来无尽的财富,它不是人生的意外,而是生活的常态。世世代代的苦难皆不同,但结局都相似,它只能摧毁意志薄弱的人,反而会使乐观向上的人更具熠熠生辉的人性美。在苦难的背景下,往往洋溢着浓浓的情意,因为善良,所以他们敢于承受,因为挚爱,所以他们享受幸福。

          掩卷沉思,大麦地的每一景,每一物,每一人又在我脑海里呈现。生活虽苦,但在爱的氛围里,也会其乐融融;环境虽不如意,但在乐观的态度下,也会绽放永恒的美丽。

          面对苦难的暴雨,只要永不言弃,幸福的彩霞定会翩然而至。

 

                  201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