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研(语文5)】“趣”味课堂 “语”味十足
发表日期:2018/11/30 16:41:34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无 有745位读者读过
“趣”味课堂 “语”味十足
——禄口小学一年级组内赛课报道
11月30日上午,我们一年级进行了第一次语文教研活动。这次活动由成恺执教,我们一年级全体语文教师和伍凤娟主任共同参与了本次的教研活动。课后我们也对成恺老师的课堂呈现、教学效果和课堂中的问题以及课件制作等展开了讨论。
成恺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节非常精彩的语文课,成恺老师上课不慌不忙,从容不迫,精神饱满,师生间配合默契,对话自然流畅,课的每个环节时间分配与衔接恰当,如行云流水成恺老师亲切的笑容,激励性的语言,似一泓清泉,流进孩子们的心田,让人觉得舒适自然,耳目一新,就连我们听课的老师都被她的话语深深的吸引着。
回顾这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趣味性十足,以故事贯穿整个课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一年级的学生好动、坐不住,上课经常会注意力不集中,怎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成恺老师在教学中精心营造了“小动物比尾巴大赛”的情境,告诉学生只要认真通过几关考察就能当裁判。这样轻而易举的将学生带到了课堂学习中,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并以这个情境贯穿始终而使整节课充满童趣。
二、比较好的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工具性与语文性的统一。
新教材识字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识字量增加是一明显特点。如果每节课只是单纯地要求学生跟着教师读准字音,听教师分析字形,这样,要不了多久,学生就会感到单调乏味,失去识字的兴趣。这堂课上成恺老师通过分散识字,采用找同偏旁的字、图片对比、象形字识字、情境识字等方法学习生字,很自然的把要识的生字一一落实,又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发展了语言,提高了识字能力。一节课下来,学生轻轻松松地掌握了本课的生字,可谓行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