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教学反思>>文章内容

十一月博文(陈蓉)2

发表日期:2018/11/30 11:56:35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陈容 有451位读者读过

        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标准就意味着不同的回答。或许更值得思考的是,我们何以选择了这些而不是那些,作为好课的标准?参透了标准背后的标准,才能看到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对教育教学的理念与信念。就我而言,从定性的角度看,我对好课归结为16字:面向全体、关注差异、各有提升、学科特色。

面向全体。一堂课为谁而上?为学生。为哪些学生?全班学生。这样的回答司空见惯。但在“班级授课制”的限制下,学生有水平层次的差异,真正在课堂上主导教学节奏的,常常是那些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又敢于发言的学生。这一类学生很容易成为课堂的“小明星”,而和这些“小明星”对应的,则是那些默默无闻的“沉默的大多数”。在公开课的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等到了一两个好学生给出的正确答案,教学就进入下一个环节。有时想,现场坐着的是40个学生,但其实只需要14个,甚至是4个。这样的课堂,是我们需要的理想课堂吗?

关注差异。学生水平层次的差异,可以用“高、低”来描述,而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或许可以用“方、圆”来形容。教师给出同样的问题,有的学生提笔就算,有的学生画起图来,有的学生拿起了学具。以纸笔形式解题虽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常态,但真正的学习不是“解题”而是“问题解决”。而问题解决必然意味着以旧知识面对新情境,意味着面向未知的探索。如果我们承认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就必然要承认学生解决问题的路径差异。由此,教师的教学设计就不能是封闭的、单线的,不能要求学生只许用教师指定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相反,关注差异,必然要求教学走向开放,教学环节的设计走向板块化、结构化,教师的教学走向动态生成。从某种意义上说,新课标强调多元的教学组织形式(讨论、合作、操作等),背后是兼顾学生差异的考虑。

各有提升。如果我们的教学是面向全体、关注差异的,那么让每个学生都在课堂上得到发展,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就是“各有提升”的应有之义了。然而,课堂上更多是这样的情况:好学生完成题目,举手等待;教师要求大家停笔,基础差的学生还在奋笔疾书;教师呈现的方法是课本上的,学生多元的方法被忽略了……要让学生各有提升,需要教师有更高的教学功力。您在课堂上,敢不敢多提以下问题:谁还有不一样的想法?你能完整地说一说吗?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你能举个例子吗?你能让别人一下子就看明白你的思路吗?等等。这些问题会暴露学生不一样的思维和学习风格,会让你的课堂走向丰富(这种丰富最初可能给您的感觉是不可控制的“混乱”),在发展学生的同时,也会提升自己。

学科特色。前面的三条其实是一个三维的整体,彼此联系、密不可分,但这三条却是“泛学科”的:在其他学科的课堂上,也同样需要面向全体、关注差异、各有提升。因此,为提高好课标准的针对性,必须以“学科特色”来加以限制。我曾经见过满是学具和操作的课堂,学生跑来跑去、热热闹南,但却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没有时间用数学的眼光与思维“反刍”一下所学的内容。当前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为目标的课堂大行其道,可我也不止一次地强调“数学课上的活动”不等于“数学活动”。小学数学课堂是有边界的,“儿童”和“数学”或许是教学大道的左右护栏。在两者之间,我们要鼓励和欣赏教师的创造,但我们也要警惕,不能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为什么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