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研跟帖(二)谢丽
发表日期:2018/11/30 8:36:09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谢丽 有545位读者读过
《天火之谜》听课反思
《天火之谜》一课讲述的是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暴的秘密,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冒着生命危险进行“风筝试验”的故事,赞扬了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揭开大自然的奥秘。听了孔老师执教的这一课我有以下体会:
一、善磨关键词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对学生重点字词的推敲。在体会雷暴的可怕后,孔老师出示第二自然段“那么,雷暴到底是什么呢?这个谜团直到18世纪才被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解开。”让学生细细读读这个过渡段,从中体会到什么?开始学生不能体会到深层次上。再利用课件将“直到……才……”这组关联词变红突出,再让学生从这重点词“才”上体会,通过引导,学生终于能体会到其一雷暴的可怕,其二解开雷暴之谜的不易,其三富兰克林的了不起。
第三自然段中有个词“冷嘲热讽”,这也是本文第二处采用烘托的手法,用别人的嘲笑,来烘托富兰克林坚持自已观点的勇气和决心,使人感到富兰克林最终获得的成功来之不易,也是弥足珍贵的。在教学一自然时,老师也注重这个词的推敲。通过读相关的语句体会,富兰克林当时的推测是那么大胆,让别人非常反感与排斥。接着补充富兰克林的成长史:只读过二年书,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都是自学成长的。于是自然而然读到这个句子:“不仅一般人不相信他的推论,就连许多自称有学问的人也对他冷嘲热讽。”让学生想象,当时这些自称有学问的人是如何对富兰克林说的?通过言语训练学生对“冷嘲热讽”这个词的学习较为扎实。
二、精研重点段
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是重点段,第四自然段更是重中之重。在教学这二个自然段,孔老师做到以下几点:
1、训练默读能力,渗透学法
体会第二自然段的内涵后,以“富兰克林是凭什么解开这可怕的雷暴之谜?快速默读第三、四自然段,将关键词找出来。”问题式引入这一部分的学习。通过引导交流,学生找出了“观察、推测、实验”三个关键词,把第三、四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牢牢抓住了。再根据学生交流的细细品读相关内容。
2、重视情感体验
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老师首先让学生细细品读文本,从中获得什么信息?在有体会的地方写点文字。给学生充分课堂自由阅读与感悟的时间。接着,是自由交流:
A、当学生交流到天气情况,就顺带将文中三处写到实验天气的句子找出来品读。体会富兰克林勇敢无畏、忘我的科学献身精神。
B、当学生交流实验的材料,马上边让其他学生动笔在书上划出相关词,老师边在课件中当相应的文字标示。再让学生再读读相关语句,想想这些材料有什么用处,是怎么操作的,从中体会富兰克林的一丝不苟。
C、实验结果是什么?哪里看出?读最后一句。此时的富兰克林心情如何?他为什么会如此欣喜若狂啊?读好这句话。体会富兰克林欣喜若狂的心情。
三、注重写法渗透
作为五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老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文中作者为什么写雷暴的可怕,那是为了烘托富兰克林毫不畏惧的精神;为什么写人们对富兰克林的嘲笑,也是为了烘托富兰克林坚持自己观点的勇气和决心。教学时孔老师都恰如其分的教给学生这是一种烘托的手法,让学生学以致用,学好语文。
四、注重文本延伸
在课堂上老师还注重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指导了学生围绕课文阅读搜集课外资料进行信息处理的方法,要求学生课后进一步课外阅读《富兰克林传》,搜集关于避雷针的课外资料,说说避雷针是怎样避免雷击从而保护建筑物的等等,试图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更多地了解富兰克林,了解大自然中更多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