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学习体会>>文章内容

11月博文二(贾蕊欣)

发表日期:2018/11/29 15:34:57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贾蕊欣 有556位读者读过

我校以诗意和向善为育人的基本理念,将学生纳入“六小一大”的成长序列,通过开发《七彩童星》之“小导游”“小园丁”“小诗人”“小舵手”“小艺人”“小研究员”的校本课程资源和活动,让学生能够在系统的教育和丰富的活动中,爱上传统文化,爱上科技探索,爱上艺术运动,从而形成乐于阅读、勇于尝试、敢于表现、追求健康生活的向上、向善的成长氛围,最终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服务。

学校文化园为小导游的培养和成长提供了一块沃土,我们可以利用文化园的环境资源,为学生播下一颗认知、口才与思辨的种子,让学生从认识园中人物、感知园中故事、品味园中经典出发,丰富学生对传统经典文化的认识,加深对传统经典文化的理解,提高对传统经典文化的兴趣,并能够通过一系列口才和思维的训练,达到能够自由介绍和评析园中经典故事和人物,产生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在内心形成一种向上、向善的力量,并能通过自己出色的表达将这种影响扩大开去,形成对全校师生、千百家庭的熏陶和感染。

为了更好地将学校文化园的环境资源和“小导游”技能培养相结合,我认为此项课程应分为“知识准备”和“技能训练”两大块。

“知识储备”的课程内容以文化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经典为基础,搜集和整理相关阅读书目、篇章和片段,以点带面,以面延展,以故事为经,以人物为纬,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强大的有机的传统文化经典故事网络,让学生的头脑就是一块“故事农场”的良田。

“技能训练”的课程内容就要紧扣“小导游”的专项技能,以口才和思辨为培养重点,在学生有了充足的知识储备之后,能够通过自己的声音、表情、动作等将其外化,将自己的认知和感受传递给更多的同学、朋友、家人和来访嘉宾,将传统文化的韵味传播得更远更久。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1.用好园林环境资源

我校有“神话园”“名著园”“寓言林”三大文化园,有“水上乐园”和“故事农场”两大特色园地,每一处都是景色宜人,韵味十足。学生置身于园林中,自然而然就带上了文化味、书卷气,因此,我们时常带学生到园林中走一走,坐一坐,赏一尊塑像,读一个故事,亲手触摸其中的人物,也让其中的人物走进学生的内心。同时,我们还可以将这些优美、能够熏陶学生的景致拍成照片、视频形成静态、动态的图册,作为课程资源的一部分。

2.整理经典故事资源

根据寓言、神话、名著的内容特点和阅读的难易程度,我们可以将三大文化园的经典故事按照低、中、高年段进行划分,具体见下表:

文化园

寓言林(低)

1.什么是寓言?2.中外寓言故事选编。3.拓展阅读《中国寓言故事》《伊索寓言》

神话园(中)

1.什么是神话?2.园林中的经典神话人物。3.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八仙过海》。4.拓展阅读《中国神话故事》

名著园(高)

1.了解四大名著。2.园林中四大名著的人物。3. 《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四大名著故事选编。4.拓展材料:歇后语、成语、个性鲜明的人物和脸谱。

3.开发口才训练资源

参照市面上一些比较成熟的口才训练方面的书籍和课程,结合我们自己的培养目标,开发我们学校文化园“小导游”的口才训练课程,我想,应该包含以下几大板块的内容:绕口令、朗读与诵读、故事演讲与表演、有特色的自我介绍、导游小贴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