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教育故事-蒋惠萍
发表日期:2018/11/29 10:18:11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蒋惠萍 有596位读者读过
十一月教育故事
一次,我批改学生作业时发现,有两个学生做得完全一样:对、错之处都相同。我结合这两个学生的平时表现进行分析,初步断定是学习较差的那个学生抄袭了学习较好的那个学生的作业。于是,我把学习较差的那个学生找到办公室。
我首先询问这个学生是否有生活烦恼影响学习,他回答:“没有。”在排除了这些能影响他学习的客观因素之后,我直截了当地问:“前天的作业,是你自己做的吗?”他犹豫了一下,怯生生地答道:“是,……”随后,他面红耳赤,低下了头。他的窘态,证实了我的决定。于是我拿出一张白纸,想让他把作业当面再做一遍,然后严肃地批评他一顿。
但是,就在这一瞬间,我迟疑了。看着学生那羞愧的目光,我脑海里闪过许多念头:我是要当面指出他在说慌,以显示我当教师的高明吗?我是要置他于难堪的境地,然后狠狠教训他一顿,以显示我当教师的威严吗?不,不能这么做!我又缓缓地把纸放回原处,心平气和地对这个学生说:“老师相信你,好了,没别的事了,你回去吧。期望你以后更加努力学习。”
有些事情常常会超出我们的意料。第二天早晨,我刚一到学校,这个学生就从教室那边向我走来,精神显得有些兴奋。到了跟前,他先从书包里拿出作业本,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叠得方方正正的信纸,一齐交给了我。我打开作业本一看,在新的一页上,那几道题又十分工整地重做了一遍,证明过程以及所得结论,与正确答案虽还有必须出入,但基本上贴合要求。打开那信纸一看,是一份检讨书,上面字迹工整地写道:“老师,前天的作业,是我偷着抄同学的,虽然您没有批评我,但我心里比挨了你一顿批评还难受。我把作业重做了一遍,请您看我今后的行动吧!”
回到办公室,我的情绪久久不能平静。我想,事情如果不是这样处理,而是按我的原意,让这个学生当面把题重做一遍,他是断然做不出来的,那势必会“将”他一“军”,使他陷于难堪之中。再进一步设想,他抄袭别人的作业还不承认,这是错上加错。此时如果我劈头盖脸地批评他一顿,他定将无言以对。但是教育的效果呢?能够预料,那将大大刺伤他的自尊心,个性是教师简单粗暴的当众批评,也许使学生恼羞成怒,不自觉之中把矛盾激化,在师生之间构成严重对立。其实,那个学生没有立刻承认抄了别人的作业,但是是自尊心强所致罢了。作为教师,就应注意尊重和爱护这种自尊心。我没有立刻批评他,而是平静的让他回去,这就给他留下了思考的余地和对我改过的机会。当我看到他补做的作业和发自内心的检讨时,我笑了,笑的是那么甜蜜。因为,我意识到,在对这个学生的教育上,我获得了真正的胜利。
透过这件事,我对教师要尊重和爱护学生的自尊心,要相信他们有自我意识、自我改过这一点,有了更深的理解。我想,对那些学生经过思考后能够得出正确结论的问题,教师不必喋喋不休地讲个不停,更不应用过激的言词对有缺点、毛病的学生动辄斥责、教训,要给学生留有余地,使他们有时间去决定自己言行的正误和体会老师的“言外之意”,从而自觉地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思想觉悟,这才应是我们进行批评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