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学习体会>>文章内容

十一月博文2 芮文静

发表日期:2018/11/28 16:45:12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芮文静 有546位读者读过

听课反思 芮文静

《天火之谜》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暴的秘密,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风筝实验”的事,赞扬了富兰克林对科学严谨的态度,执着的追求和勇于献身的精神。课文虽然没有曲折的情节,没有华丽的辞藻,但课文叙述生动、语言准确,很有研读价值。为了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富兰克林对待科学严谨认真、执着追求的态度,受到高尚精神的熏陶和激励,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学本课时孔老师主要抓住三点,使学生体会富兰克林的高尚品质。一是富兰克林在实验之前经过了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后推测:雷暴只是普通的放电现象;二是他不顾人们的冷嘲热讽,勇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三是他不畏艰险,依然 进行电学实验,最终证明自己的猜想。为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构建魅力课堂。在课堂开始时孔老师提出一个有效性问题“富兰克林为解开雷暴的秘密,他是怎么做的?从中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学中,孔老师抓住“冷嘲热讽”这个词,让学生想象,当时这些自称有学问的人是如何对富兰克林说的?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孔老师却忽略了对富兰克林成长环境的介绍。通过这样的背景了解应会使学生的理解更深刻,学习会更为扎实。这处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用别人的嘲笑,来烘托富兰克林坚持自已观点的勇气和决心,使人感到富兰克林在这样的环境中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的难能可贵。

在我们的课堂中,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习孔老师对待语文课的态度。教学目标是师生想要达到的预期的教学结果或者标准,以语文课标所限定的范围和语文相应教材内容所应达到的深度是教学目标的确立的依据。我们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首要的是确定课堂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一栏里把知识与能力目标写出来即可,我们应该把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自始至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我们要静下心来,从多个预期的教学目标中意义选取,大胆舍取,选择出最符合学生学习发展的教学目标。追求高效课堂最本质的含义,为每一堂课,确定一个科学的教学目标,是每一个优秀老师必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