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博文1 郝林艳
发表日期:2018/11/26 16:02:29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郝林艳 有555位读者读过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我校的教研活动一直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每次参与的老师都会有充分的准备和精心的设计,学校为了我们年轻教师更好的成长经常邀请其他学校的教学骨干和教学优秀带头人来我校进行优秀课例展示,让我们教师直接参与,亲身感受,从而更好地成长。
每次的教研活动我都能从中学习很多,可能正如他人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同一个课例,千人上都有自己的风采,只有我们认真积极参与,或多或少都可以学习到很多。这一次的教研使我受益良多。首先这次教研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我校骨干教师进行优秀课例展示,其次是外校老师的优特课展示,最后是教育局领导曾经奋战在教育一线的具有浓厚语文情怀的骨干教师他自己的关于语文的教研成就分享。我参与的是后面两个方面,感触最深的是两节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展示。
现下随着教育改革的推动,教材的局域特色在逐渐消失,教材趋于统一,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教材的篇幅加长,阅读量要求提升,诗词教学能容增加。对他们来说仿照高年级的模板教学已不太现实,如果一味紧抠字眼,抠知识点在一二年级孩子的教学中无论是对于孩子还是老师都不只是一件痛苦的事而且吃力不讨好。尤其是古诗教学,让孩子快乐学习接受对我来说一直是一个困惑。因为教学经验有限,我也一直力求进步,力求创建高效的语文课堂。今天两位女老师的课为我的教学指明了方向。我感触最深的是唐老师执教的古诗《夜宿山寺》,这首诗虽然看起来比较简单但要上出特色依然很难,唐老师这节课的特色在于对文中那些关乎诗词意境的关键字词的引导与理解。如诗句“危楼高百尺”中“危”的理解。这里的“危”并不是直观的危险而是这座楼非常的高。“百尺”并不是真正的确指高一百尺而是虚指这座楼很高。同时老师还做了知识迁移,迁移到学生耳熟能详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和《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让学生通过已有知识发挥自己的想象,来辅助理解这首诗歌。同时老师来列举了具体的数字来帮助孩子理解这楼到底有多高,为后面的“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做铺垫。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学中乐,乐中学。
唐老师抓住了学生心理,通过知识迁移让孩子展示学习自信心,并且在板书方面采用了图文结合,让孩子在读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老师的插画,进一步理解高楼,让孩子感受好玩,在玩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在想象中体会诗歌的意境,而不是牵强附会的教。和唐老师相比我的不足之处主要存在两方面一是板书我在上课的过程中经常忽略板书的重要性,板书经常太随意,二是经常会在不自觉间剥夺孩子上课自主学习的权利,太过性急。通过唐老师的课我清楚的认识到了自己不足,今后在教学过程中会尽力调整。希望可以在教学路上成就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