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博文1(马芳)
发表日期:2018/11/12 17:08:24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马芳 有517位读者读过
一年级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培养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气氛过于沉闷,因此很容易使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小组合作可以让学生由被动转变为主动,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式,小组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也是学习的主体,挖掘个体学习的潜能,使学生在互补中共同提高,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以及团队精神。
对于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小朋友而言,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小组合作”,合作能力也几乎为零,因此,作为教师不能操之过急。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所以可先从同桌两人为一小组的形式由浅入深的慢慢指导。
规则意识。记得第一次在课上跟同学们提“小组合作”时,同学们当时一脸疑惑。随即便向同学们解释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同桌两人为一小组,与你的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合作学习,一人说另一人听,一人操作另一人观察,然后换位思考。先让同学们对小组合作有个初步认识树立个基本概念,然后让孩子们先独立思考有了初步想法后再与同桌进行讨论。教师进行细致的分工指点,具体到左边的同学先说然后右边的同学后说,说的同学应该怎么说,听的同学应该怎么听,这样细致到每个点,告诉他们讨论时该做些什么,讨论时长规定在5分钟左右,一整节课的小组讨论时长控制在10分钟内。若不事先安排规定好,他们肯定会争着说,叽叽喳喳,导致课堂一片混乱适得其反。
小组示范。同学们第一次进行小组合作,为了了解同学们是否对小组合作学习有了初步概念,邀请一个小组的同学先进行示范,在这个小组示范开始前跟同学们强调,当有同学发言时要眼睛看着发言的同学仔细听,尊重发言的同学,在他发言的同时做出思考。随后这两位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完整的示范,面对面的交流讨论,让全班的每一位学生通过观察,明白自己该怎么做。
激励模式。讨论结束请坐的好的小组同学进行发言,表扬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最有效的方法,发言好的要立即表扬,发言不对的不对其进行批评,且询问其他小组是否有不同意见,这时考验同学们是否在认真倾听发言。发言完毕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表扬,在班级树立榜样,调动同学们的课堂气氛以及学习兴趣。第一次主要让同学们通过同桌两人为一小组,形成一个小组合作意识,从而明白如何进行讨论,所以不必太苛刻同学们发言的正确与否。渐渐的让学生熟悉小组合作学习这样的模式是最初的目标。
全员参与。在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时,教师进行观察并作指导。让全班的每个学生都参与讨论,仔细观察讨论情况,在后面的学习中,不断的锻炼同学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他们的发言中我也不断了解到同学们的水平,语言组织和每个同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