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研跟帖一(贾蕊欣)
发表日期:2018/11/9 13:53:40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贾蕊欣 有596位读者读过
一堂语文课,应该是生动的,饱满的,有韵味的,处处有着语文生发点的。这些看似抽象,却在我校三位老师语文老师精彩的课堂上给了我们最为直观的展示,潭桥小学王蕾校长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张蕴宇老师的《九寨沟》上得很美,通过老师优美的语言、仙境般的图画,有效设问,以问带读,课堂上达到了训练朗读、积累语言、感受美景的目标。这堂课的语文味就体现在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对文本的自主感悟。老师没有串讲课文,而是设计了几处学生迁移学法、自主学习的环节:1、课文介绍了哪些自然风光?按照找——划——读的步骤自主学习。2、自主学习第4自然段,你可能会遇到哪些动物?一定会看到它们吗?为什么?你喜欢哪一种动物,为什么?课堂教学中四个板块非常清晰,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生发语言,把说的语言内化。
孔海燕老师的《黄山奇松》也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课堂结构非常清晰,紧紧围绕黄山奇松“奇”在哪里展开教学活动,整个课堂不急不躁,踏踏实实。老师有效设问,学生也好有抓手。在体会迎客松枝干的遒劲时,抓住了“遒劲”的“劲”的读音,后鼻音,第四声,读起来响亮而有力,能够很好地体现这个词的意思和迎客松枝干的特点,学生齐读,更加读出了其中的气势。这类写景的文章在三四年级时也有涉及,比如《庐山的云雾》《拉萨的天空》等,可以做一个迁移,让学生对教材有系统的感知。
王蕾校长对贯茜老师执教的《钱学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贯老师这堂课的容量非常大,教学中却能不急不浮躁,这体现了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和对文本、对课堂、对学生的把控能力,这让我们听课的老师尤为佩服。钱学森的事迹和当时的历史背景离学生生活较远,贯老师没有出示大段枯燥的资料介绍,而是通过一段视频为学生展示了两弹一星发射的震撼场面,一下击中了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惊叹,然后老师声情并茂地演说了当时的背景,没有冗长的描述,简单的几个四字词语,却把当时的社会面貌和钱学森回国后面对的形势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更加对钱学森心生敬佩。品味两处对钱学森语言的描写是贯老师整堂课的重点环节,贯老师的引导功底了得,不动声色,不刻意、不做作,却让学生一步步入情入境,仿佛自己就是他。没有明显的练说或练写的环节,却处处都是学生语言的生发点,处处演绎着精彩。
三节课过后,王蕾校长进行了非常用心的点评,不仅仅是点评,更是一场让人受益匪浅的讲座。王蕾校长为每位老师的课都提出了直接的、可以借鉴的、具有含金量的建议,这对我们每一位老师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1.作为离孩子最近的语文老师,应该呈现和孩子们最合适的距离。
我们教学中,要不以老师的立场出发,不以老师的观点为权威,不以老师的姿态牵着孩子走。一堂语文课的灵动之处正在于老师与孩子间那微妙的距离,就在于老师的“引领”。就像贯老师的课,润物细无声,语言训练自然而然贯穿其中,与语言为抓手精读课文,处处都是语文味,处处都在提升孩子的语文素养,处处落实着听、说、读、写。
2.课堂要讲究“一课一得”,实现“深度学习”。
我们要在自己的课堂上不断地问问自己:“通过我的教学活动,学生有什么在提升?”是朗读能力,言语表达,读写能力,还是思辨能力?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没有体现,有没有被尊重,有没有被激发?能够做到这些,我们的课堂就能真正上升到一个高度,对学生达到一种引领和濡染的境界。
3.朗读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朗读本身也是一个目标。
每一个语文老师都知道朗读的重要性,这是低年段学生的训练重点之一。而到了高年级,朗读更像是一种手段,一段文字,学生难以理解,那就读,学生感情难以激发,那就读,太抽象不好表达,那就读……读,成了万能的手段,似乎什么时候都可以拿来救救场。可是我们往往忽略了“读”本身就是我们语文课堂要达成的一个目标。老师的范读是榜样,学生的朗读、讲故事本身就是学生语言素养的一部分,是情感升华的体现,朗读和理解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朗读本身就是目标。
通过这次联校教研活动,聆听了王蕾校长简短却精致的讲座,感觉自己也成长了很多,眼界开阔了许多,真的是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