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青年教师成长>>文章内容

11月博文一 毕长虹

发表日期:2018/11/2 14:56:18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毕长虹 有692位读者读过

润物无声育人情,掷地有声硕果存

十月的风,像五彩的梦,带来了满满的收获,更带来了无限的希望。1030日,禄口小学有幸邀请到王蕾校长,对我校的语文教学进行指导。活动伊始,禄小的三位语文教师分别给大家带来了《九寨沟》《黄山奇松》《钱学森》三节课。接着,王蕾校长根据三节课例,从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首先,王校指出听作为一种技能,不是单纯的听觉灵敏度,而是要记住、理解外界给出的信息,并能够主动积极对这些信息作出反应。在课堂上,能够专注倾听是学生必不可少的语文素养与能力,这也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基于学生诉求,以学定教,灵活提出课堂任务与要求。

接着,王校指出在课堂中不难发现,有一部分学生虽然很注意听讲,但经常只停留在听的状态,通常情况下不会举手发言,自己说话的机会也也就减少。即使有些同学举手起来发言,也常常会说话不完整或者表达不清晰。这种现象,随着年级的上升,越发明显。能够在具体情境下清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是语文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需要对学生关注的训练点,让口语表达在课堂上真正发生。孔老师在带领孩子学习《黄山奇松》一文时,始终抓住黄山松“奇”这个主问题,课堂目标清晰,重点明确。在此基础上和学生一起反复朗读三大名松独具风格的姿态。并在最后出示孔雀松的图片,先请学生说一说孔雀松的姿态,再进行小练笔,将口头语言的生发转化为执笔能力。

贾志敏老师曾说:“朗读既是语文素养,也是学习方法。抓住朗读,就抓住了语文的一半。语文素养高不高,就是看孩子的语感。现在,全国90%以上的孩子不会朗读,基本上就是唱读,一字一顿地读,装腔作势,拿腔拿调。”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不仅在课堂上要给足孩子朗读时间,也不可忽略教师范读的力量。若语文课堂上的朗读完全靠“生本”,很容易出现小和尚念经的现象。这时,教师的示范就可以做到朗读训练有扶有放,由扶到放。贯茜老师执教《钱学森》后,王校指出贯老师能够以文本中的三次人物语言为抓手,带领学生不断地朗读。在几处资料补充环节,贯老师也以师生配合朗读的形式再次回归对人物语言的关注,揣摩人物形象。

最后,王校说到写作也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标准,让学生的口语生发转化为执笔能力需要学生将读与写、理论和实际紧密联系起来。经常让学生动笔,学了就练,则会笔下生花。在张老师执教的《九寨沟》后,王校说到张老师的课堂能够引领学生落实语言文字。值得商榷的是,在教学第三小节后,师可以借助课文第三小节构段方法与表达技巧带领学生走进第四小节,从而自主发现与学习第四小节写了什么,怎么写的?关注文本内容的详略得当,从而关注写作方法,落实学生能力训练。

在这阳光灿烂的十月里,一群可爱的语文人正在禄小这片沃土上学语文、教语文、钻语文,将一颗颗炙热年轻的心化作丝丝雨滴润物无声,愿一棵棵稚嫩的幼苗拔节生长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