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触动
发表日期:2013/1/6 11:04:03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陶勇 有570位读者读过
心灵的触动
顾丹丹
行走在色彩缤纷、人海茫茫的大路上,我常觉得自己的渺小;可是,每当我踏进菁菁校园,听那一声声真挚的问候,看那一双双求知的双眸,顿觉一股活力注入心田,一份责任感油然而生。作为班主任,我深深地感到:学校是我的舞台,学生是我的最爱。
一、用激情去感染学生心灵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塑造者。如果一个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激情、没有信心,缺乏远见卓识,不敢向困难挑战,思想品德庸俗,为人处事欠佳,那他所带领的学生也定然会由于人格的缺陷而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不能体现他自身的存在价值。
如果说一个好学生是一朵含笑的鲜花,那么后进生则是含苞欲放的花朵。作为一名教师,不应该仅仅欣赏盛开的鲜花,而要多用激情去催开那待放的花朵,改变学生的人生。
在我班上有只“烫手的山芋”—— “双差生”小田。同学们躲着他;老师讨厌他,嫌弃他,但对他又无可奈何。大家都认为他“思想品德恶劣,不可救药!”我了解到一些基本情况后,便关注起他来。接着,我采取了多种方法,帮助小田改变了认知观念,要实现自身的价值,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然后,我与小田一起制订学习计划,从一学年的大目标到一星期的小目标。每天对照行为,评议——表扬——奖励。
终于,小田在不断进步中、在老师、同学的表扬声中,在得到的奖励中,获得了尊重,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二、用宽容来鼓励学生上进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把自己的爱心倾洒在学生的身上,一切为学生服务。同时,教师要公平、公正、合理地去爱护自己身边的每一位学生,要毫不吝啬地表扬他们在人生道路上所取得的哪怕是微乎其微的进步和成绩。学生如果在教师的言行中体会到了真诚的关爱,他们会以自己的最大努力来珍爱自己、回报老师。尤其是对于差生,教师应该给予他们更大的关心和帮助。当然,我们对学生的宽容绝不可能是一种溺爱或偏袒,这种宽容也表现为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表现为让他们去经受各种困难的磨练,指引他们在人生的风浪中奋力搏击。转化后进生的工作十分艰苦细致,能成功转化一个后进生是我们做教师最大的幸福。有人说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感动。我能感动我的学生吗?他们能因此接受我的教育管理吗?
刚接手这个班时,一开始,感觉班风比较纯朴,同学们也比较热情,我的心情一直都很愉快。可是好心情没维持多入,烦恼的事儿接踵而至。我发现班上有几个孩子特别贪玩,常常不能按时交作业,即使是勉强“讨”来的作业,也是“惨不忍睹”,字迹潦草不算,还丢三落四的。最让我头痛的是小琪,不仅特别懒,而且十分顽皮。怎么办呢?我反复考虑,决定暂时不对他采取“大动作”,先来个“冷处理”。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一直静静地等着我来“收拾”他,但我却偏偏不表现出任何的愤怒和厌烦,相反,在平时的接触中,我总是用微笑和眼神去亲和他和宽容他。虽然他每天的作业仍是“原地踏步”,但我却格外认真地批改,指出他的错误所在并在作业上作出书面讲解。每次改好后,让课代表把他的作业单独交给他,并告诉他需要补充的内容。一直就这么“冷”着,看得出来,他从一开始的纳闷,到后来的侥幸,再后来便出现一点失落的情绪了,感情上有向老师靠拢的迹象。
经过几次的谈话,小荣的坏毛病少了,尤其是我的课上,再不像以前那样心不在焉的半躺在凳子上,而是正经端坐,聚精会神地听讲,每次看到孩子眼中渴求知识的目光,总是让我感动不已。
学生是教育的艺术,爱的体现,也是教育的需要,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古代教育家孔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现代教育家陶行知以“爱满天下”为座右铭,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对学生光宽容还不够,还必须善于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