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文章内容

九月博文(2)陈乐乐

发表日期:2018/9/30 10:54:20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陈乐乐 有494位读者读过

如何上好小学体育课

    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时期,他们活泼爱动,很喜欢体育课,乐意参加体育活动。小学体育教师应抓住这个时机,为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打好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某一项活动中去。教师不能受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把体育技术课上成竞技课,忽视理论课的教学,严重的影响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那么怎样才能上好体育课呢?

首先,要提高小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

    所谓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力求认识某种学习对象或参与某种学习活动的倾向。它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即对一个人为来活动起着准备作用、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着推动作用、对创造性活动具有促进作用等等。

小学生因年龄小,理解能力差,并且又特别活泼好动。因此对他们不能进行过深的理论讲授,只能讲一些简单的常识性内容。在讲授时也不能进行简单的说教,而是要使内容生动、形象,创设语言和练习情境,使讲练相结合,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其生理与心理上都很幼稚,很容易依赖人、亲近人。于是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语气以表扬、鼓励为主,激励学生不断的努力;语言要亲切,有激情,有感染力,好像电视里少儿节目的主持人一样,让学生感到很亲切,玩得开心,学到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使之知识丰富,语言幽默,能力全面。如在设计一个体育理论和健康保健知识的教学时,就像组织一次少儿节目一样,首先讲授理论,然后设计很多相关的问题,进行抢答、分组竞赛等形式,老师起主持作用,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活跃,知识得到巩固,使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竞赛性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育体与保健相统一的独特风格。

其次,教师应做好示范。

    示范是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学法。它是教师通过具体的动作示范,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所要学习的动作的表象,以了解所学动作的结构、要领的方法。体育教学中正确的动作示范,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直接感受,以提高掌握动作要领的效率,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可见,教师的示范对于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目的的示范可以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概念。教师示范的目的,是要使学生通过对教师形体动作的观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记忆表象,并使之“内化’,经过思维的加工,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概念。因此,教师的每次示范都应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示范什么,怎样示范等都要根据教学任务,教学步骤,以及学生可能接受的具体情况而定。例如教授新教材时,为了使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一般可先做一次完整的示范,让学生先观察,了解整个动作的形象,结构和过程,然后结合教学要求,把动作分解,用慢速或常速做重点示范。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做好示范。体育教师应着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主要方面,在当前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时期,中小学体育正在探讨学校体育的改革方向,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应尽快适应这种改革,不仅要更新教育思想,更要更新自身的专业素质,从传统的"专业教育"的局限中解放出来,发展自己的素质教育能力。应该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及时更新观念,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自主性、创造性、能动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与爱好,为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奉献出自己应有的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