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教学反思>>文章内容

十月博文1(岳冬芹)

发表日期:2018/10/29 9:58:49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岳冬芹 有615位读者读过

丰富识字方法,提高语文素养

汉字是古老的表意文字,它不单是我国人民交际的工具,更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我们不只需要引导学生会读、会写汉字,还要引导学生了解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一方面丰富汉字教学形式,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我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谈一谈几种常用的汉字教学方法。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活动的中,教师们为了完成教学大纲的任务,经常采取写、练结合的方式,也就是教师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出汉字,学生模仿教师写的字。这种单一的模仿虽然让学生学会了写字,但是忽视了字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学生也不会在生活中灵活运用。因此,我在教学中立足小学生的认知性和汉字的文化构成特点,借助多种教学方法将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呈现给学生,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

一、?猜谜法??

通过观察,我发现很多学生对猜谜语有着很大的兴趣。因此,便会利用猜谜形式,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呈现一幅生动直观的图画,展现汉字的演变历程,在演变中使学生对汉字的结构有一定的理解。????

我在教“天”“日”“山”这些汉字的时候,会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呈现与其有关的简单的象形文字,如,引导学生猜测这是什么字,学生会说是人,接下来呈现小篆,有的学生猜测是人,而有的学生猜测是天,最后时楷体,在字体的演变历程中,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而且,他们在猜测过程中,认识到对人和天的关系,接着我会将二者的关系表现出来: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其本义是头顶,“天”即指人头顶上的那一片,让学生在认识了汉字的过程中了解了汉字的内涵。

二、?儿歌法?

儿歌法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口诀识字法。在以往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活动开展中大多数教师会按照笔画顺序引导学生一笔一画地识记汉字,如“天”,老师会让学生记笔顺横横撇捺,如此枯燥的记忆尽管对学生的汉字识记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也会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我会借助朗朗上口的儿歌来引导学生在识记汉字笔画,理解其内涵。以“夜”字为例:一点一横一个人,一点钻进反文里,满天星星亮晶晶,夜色美丽多迷人。其实儿歌法在形近字辨析中的使用效果更佳。以“渴”和“喝”这一组形近字为例,我将其区别编成这样的儿歌:“渴”了要喝水,“喝”水要张口。如此,学生不仅可以分清“渴”和“喝”的结构,还可以理解其不同的含义,有效地将汉字的音、形、义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汉字掌握水平。

三、?游戏法?

爱玩、爱闹是孩子们的天性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难以将注意力长时间地集中在课堂上。针对这一情况,我在教学中借助生动有趣的小游戏,将汉字教育蕴含其中,使学生在有趣的游戏参与中掌握汉字。?? ??

   我会使用“拼字”游戏,引导学生在课下自主地制作一个田字格识字卡,引导学生“拼字”:我说出一个偏旁的,学生根据已经学习的知识,另加部件,结合偏旁和部件组成一个新字,并说出一句与这个新字有关的诗句。以“水”为例,加“工”,成“江”,“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加“胡”,成“湖”,“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加“青”,成“清”,“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结合平时的诗词教学,让学生做到在诗中学字。

四、?故事法

汉字不是凭空产生的,每一个汉字背后都有着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而且,小学生对新奇有趣的小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此时,我在组织汉字教学活动的时候,就直接将汉字背后的小故事呈现在学生面前。如此,抽象的汉字以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的形式加以呈现,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将其注意力集中在故事里,自主地理解汉字的含义。????-

在教“活”时,我将《三国演义》中杨修修葺花园门的故事讲述给学生:曹操建一所花园,竣工后去视察,不置褒贬,只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别人都不解其意,杨修说:“门”内一个“活”字,是“阔”字,说明丞相嫌门修得太阔了.手下人将门重新改造后,请曹操来验收.曹操见了,心里十分高兴。在这有趣的小故事中,学生们不仅可以知道“活”“阔”的含义,还可以借助《三国演义》丰富其知识储备,并为古人的智慧所折服。????

我国的汉字有着悠久的演变历程,枯燥单一的识字认字只会断了汉字演变的传承。在教学小学生识字时,借助有趣的识字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将汉字中所蕴含的文化呈现给了学生,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储备,为其语文素养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