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经验交流(转载)
发表日期:2013/1/4 20:10:45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lkxxbzr 有647位读者读过
班级管理经验交流
在“知行中国小学班主任培训”的5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专业知识,找到了解决班级事务的途径和方法。在研修实践阶段中,我们努力做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结合实际把培训中学到的知识用于班级管理中,现就我班班级管理谈一谈我的做法法:
一、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学习习惯
有人说:习惯就是严格,习惯就是细节。我认为很有道理。尤其是课堂纪律,是一个班级稳定、上进的基础,是学生学习的保障。
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是第一位的,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再聪明的脑子也很难有突出的成绩。
我注重每个细节的要求,上课的坐姿、举手的姿势、站立的姿势、拿书的姿势、书本的摆放、抽屉的整洁等等都在要求范围内,随时提醒、随时表扬,对于一时很难改掉的,采用课下谈心、组长组员提醒、借助家长的力量等方法,使其尽快改正。
二、学习规章,明确方向
新学期开始,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让学生对守则和规范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学习这些守则和规范,能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有一个良好的开始。
三、培养一支良好的班干部队伍
班级中设置班干部,不仅是为了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更重要的是通过设置班干部,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具体做法如下:采取学生民主选举班委会,班委会民主选举班长的做法。然后,由班长组织班委会,制定班干部工作的责任目标和职权范围,向全班公布,由全班同学讨论通过。班干部在开展工作中,由全班同学负责监督和评价,班上的一切日常管理,全部有班干部负责。不管实行怎样的班干部轮换制,班主任都有一项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培养班干部的工作能力。怎样培养班干部的能力呢?学生的才干不是天生就有的,是从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在具体工作中,班主任可以从三方面入手培养小干部的工作能力。一是“扶着走”。“扶着走”的关键是抓好“第一次”。在“第一次”前,班主任要耐心指导,手把手地教。年级越低,越得细心指导。二是“领着走”。这是半扶半放阶段。班干部有了一些经验以后,班主任可在各种具体工作之前,请班干部提前设想,提前安排,自己充当参谋。三是“放开走”:班干部有了一定的工作能力后,班主任应放手让他们大胆工作。可定期召开班干部例会让班干部交流经验,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班主任要大力表扬敢于管理,独挡一面的干部,在班干部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局面。他们能主动完成中队小家务,积极开展各种班集体活动,积极为中队活动出谋划策,一支较有能力的小干部队伍就会逐步成熟。
四、引进竞争
将班级目标、阶段目标、临时目标转化为可以定性定量的评价指标。如:上学不迟到、上课表现好、值日认真、作业按时按量完成、作业质量高、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等表现突出者,分别加星星若干颗。这样,学生能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参与管理、进行自我提升的状态。“争星”竞赛活动指派专人负责记录,每月统计一次,前五名成为当月的“每月之星”,并给予适当的奖励。“争星”结果将作为期末综合素质等级评定的重要依据和评优的条件
五、正确对待问题学生
1、对犯错误学生的管理应该讲究方法
2、帮助学习障碍生树立自信
3、关注性格孤僻的学生,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六、与家长密切配合
在与许多家长谈话中发现,家长的教育方法的错误导致孩子学习落后、纪律散漫、习惯差,所以在我向家长反映完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后,我都要告诉家长在家如何教育孩子,孩子的现状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家长应如何帮助孩子纠正。
总之,班级管理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工作,要做好班集体的管理工作,需要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改进。
刘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