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学习体会>>文章内容

十月博文(二) 周苗苗

发表日期:2018/10/25 8:34:02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周苗苗 有559位读者读过

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阅读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学校是故事校园,一直秉承“阅读滋润童年,习惯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然而学校就是提供了一个读书的空间,一个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书的空间。而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又直接受老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因此,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在我们班这个小群体中我也做了很多关于读书方面的活动,意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希望孩子尽早养成阅读习惯,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便捷。

为什么说便捷,每个孩子的生长环境不同,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孩子聪明伶俐,知识面广,课上爱发言,爱说话,有的孩子想说但语言表达能力欠缺,难以将想法表达给老师或者同学,深入了解发现聪明伶俐的孩子不是天生的,也不全是老师能教出来,其实都是平时爱看书,喜欢读书,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孩子之间有差距也是自然而然的,当然这样的孩子自己教起来也轻松多了,给自己带了便捷,而学生自己学的轻松,学生自己也便捷了。

我意识到阅读不仅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孩子的性格我开始抓阅读,抓学生的阅读习惯,因为我知道阅读对孩子包括自己的影响,怎么抓?怎样抓好才能让孩子喜欢上阅读而不觉得是负担呢。我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始着手:

1、家校合作

   首先引导家长重视阅读对孩子成长的意义,有的家长在孩子阅读这一块意识比较淡薄,觉得孩子把成绩搞好即可,阅读等有时间再读,或者寒暑假再读,殊不知这样等下去,孩子永远不会养成一个读书习惯,因为一个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他们也不知道学习成绩的提高实际上也离不开阅读,也不知道有一个好的阅读习惯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孩子的各方面认知能力,比如语文的理解力、写作能力、数学的逻辑推理能力等等,我知道家长也身不由己,老师布置了各项家庭作业,家长也没办法将阅读真正的实施起来,那我就从减少作业量入手,每天家庭作业由1、2、3点变成1、2两点,其中第2点就是阅读半小时,每天阅读半小时,同时配上阅读登记卡,这样能让孩子先把习惯养好,等习惯好了之后,我想没有阅读卡的监督,孩子们也不会忘记每天要阅读半小时了,久而久之我发现我们班孩子的写话水平都有了提高,做阅读题也会自己去理解了,正确率也高多了,这都不是我教出来的,其实是他们长期的阅读书物,脑子里面有东西了,会去组织语言了,会分析句子了,也会用上好的词语了,这些进步家长和我都看在眼里,乐在心上,我也经常在班级群里发一些关于阅读习惯对一个人的各种影响之类的文章,希望家长和我一起将孩子的阅读习惯抓起来并延续下去。

2、营造阅读的平台和氛围。

读书讲求氛围,学生静静地捧书阅读、沉浸其中、品味其味应是我们理想的读书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是我们教师首先应做的事。让学生置身于书的世界,随手即可拿起书来读应是我们的追求。班级、学校的图书不应成为摆设,每周我们班的阅读课都是孩子们最受欢迎的,孩子们每到周四都用期待的语气问我:“周老师,今天下午的阅读课上吗?”,我说:“当然,孩子们都会欢呼雀跃,到上课时,每个人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能静静的读上一节课,每次的班会课我都会拿出一部分时间让孩子到台上分享自己读过的一个故事或者一本书,他们个个神采飞扬,自信大胆的讲述着自己喜欢的故事书,有时候还能加上动作,仿佛自己就是故事中的主人翁呢,我会为他们每一次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给他们的成长做记录,在班级表彰墙上有一个讲故事小能手,上面都记录着孩子们每一次的进步,希望他们在以后的人生中能够登上更大的舞台

3、因材施教

有一次有幸聆听了陈林静老师的讲座,就是关于怎样让学生喜欢阅读,如何把握阅读对一个孩子的影响,那次讲座对我启发也很大,于是我也借鉴了她的方法,比如她说过什么样孩子适合看什么样的书,那就推荐他读什么样的书,比如他是个调皮的孩子,让老师不知道如何改变他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的时候,那就选择一本适合他的书,阅读可以慢慢的改变他的行为习惯,他渐渐地看多了,我相信他也不会再调皮到什么地方去了,陈老师还说过对于班级有些成绩特别差的孩子,可以放手不要布置家庭作业,也许布置的再多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一个不想吃饭的孩子,你使劲的往他嘴里塞,还是会吐出来的,那就不布置作业,选一本适合他看的书,或者他喜欢看的书,让他每天回家就看书,每天哪怕看一点都是好的,久而久之他在潜移默化中肯定会有改变通过看书让他们原本自卑或者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改变了,他们起码有自己的爱好了,借此机会顺势引导他去学习书本知识,相对会容易的多,我觉得这个方法很好,于是针对班里不同的孩子,我选择不同的书籍,推荐给他们,时间长了,孩子们不再让我操心了。

4、多种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刚开始为了能让孩子慢慢的养成阅读习惯,的确做了很多尝试,但我们班的孩子还是给了我很多惊喜,除了每天的家庭作业有阅读半小时之外,寒假里,我布置了三项作业,第一项是陪家人一起置办年货,第二项是要求家长多带孩子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我觉得眼界对一个人来说也很重要,我经常跟家长说的一句话是与其把孩子关在家里搞题海战术,不如让孩子放下手中的笔带孩子出去游山玩水,看的多了,知道的东西有时候会比书上的多,最后一项作业便是阅读,因为是寒假所以阅读时间由半小时增加到一个小时,我让孩子每天读完了用语音把今天看的某一本书、某一章节发到群里分享给我和其他同学以及家长听,我还承诺他们只要发了,周老师都会认真听,并且回复,还答应他们开学给阅读小标兵颁发奖品,孩子们热情高涨,整个寒假我们班级群每天都很热闹,孩子们一个个语音分享着他们今天读的故事,而且语言组织的很好,比如:周老师我今天阅读的是某某本书第几章节的内容,讲的是怎样的故事····最后还会说上几句读后感,他觉得这个故事很有趣,他觉得主人公是个勇敢、善良的人等等,当然我会针对他读的书自己也会去读一遍,然后给他对应点评,这样也让我和孩子一起阅读了,孩子觉得老师都在读我读的书,还回复了我,那么孩子既开心也更加愿意每天去读,之后寒假的每天我准时收语音,孩子们准时发语音阅读,那个寒假孩子们过的开心、充实,我也似乎整天跟他们在一起,借用陈老师的一句话来结尾吧,也许不读绘本的孩子不会怎么样,但读了绘本的孩子一定会不一样:他们的心灵会充盈起来,他们的眼睛里会多一些亮晶晶的东西,他们的脑子里会多几个问号,他们的脸上会多几丝笑容,他们的举手投足会多几分自信……更重要的是,多年以后,他们会成为一个独特的自己,有着自己的品味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