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博文(一) 陈婧
发表日期:2018/10/24 16:38:31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陈婧 有543位读者读过
以“真心”、以“引学”、以“研读” 陈婧
忽然想起来自己工作也已经三年了。时光倏然而逝,总觉得自己的心境也改变了很多很多。从一开始遇事就着急到现在的坦然处之,果然自己还是成长了很多。要是说有什么没变的话,大概就是一颗投身教育的“初心”吧。
我的大学是一所师范院校,它像是一艘已知方向的船,载着我们一个学校的学生们向教育前线飞奔。在《教育学》课上,我深深的记得马克思说过的“教师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职业,人们必将记住我们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那时候的我,便以“捧一颗真心换真心”为自己的教育理想。
因此,我认为一名负责任的老师首要的条件便是“真心”。“真心”是什么?“真心”是真诚的期盼、真挚的爱。我们走上“教师”这个岗位的目的便是走进孩子的内心。只有真诚才能让我们靠近他们,只有坦荡的爱心才能让我们在他们内心树立正义的模样。可以说,我们每一笔描写的都是学生前进的脚印;我们每说一句话都可能是孩子内心世界建造的一块美好图案。我们用自己的智慧播撒着真理,用目光给予孩子心灵的光亮。因此,教师的“真心”应如明镜台,时时拂拭,便能照出孩子们美好的成长之路。
说到“真心”,我想起了以前与我搭班的叶志祥叶老师。他曾经对我讲过,如果你觉得孩子身上发生的一切都是有趣的,那么你的工作也会是有趣的。叶老师的话让我在前辈的视角审视自己的角色。经常听到有人称教师为“园丁”、“路灯”,可是我认为,我们教师的首要责任却应该是“陪伴者”。负责,便是降低自己的高度,让自己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负责,便是睁大自己的眼睛,让自己成为学生成长的“记录者”;负责,便是伸出自己的双手,让自己成为孩子成长中不折不扣的“守护者”……
当我们开始用“真心”来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我们便学会了尊重学生。现在的学生,大多比较敏感和脆弱。当他们出现一些言语行为上的问题时,我们教师一定要先学会尊重学生的想法、隐私,不以强硬的态度强迫孩子说出或者作出一些事情。在对待问题学生方面,要积极思考可行且柔和的方式,因为教育的色彩应该是呵护、培育而不是伤害。
在我之前做班主任的时候,有次午睡,某个学习非常好的学生不愿意睡觉,于是我就催促她赶紧睡。但是这个女孩却反问,为什么要逼着不愿意睡觉的人睡觉?我一时语塞,第一反应就是不予回复。但是这个孩子却是百折不挠的追问,为什么非要睡觉。大概孩子也是觉得恼火,说话的声音自然比较大,其他同学或多或少的已经进入了梦乡,这时候她的行为便是意味着打扰别人。我十分着急,本想批评一下这个孩子,可是我迅速的冷静下来了,因为我了解这个孩子。她成绩优秀,特立独行,喜欢被表扬,对于批评,她肯定会被激的更加不冷静。于是我把她叫出教室,给她讲道理。一面,我解释了中午睡觉的原因是下午需要精力思考,若是太疲劳,下午上课便无法集中注意力。另一面,我提醒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思考一下是否打扰到了别人的休息。孩子其实听得懂很多道理,只是有时候他们在特定情境下无法做到冷静思考罢了。我们作为教师,要包容他们犯的错误,在沟通中让他们获得情感上的共鸣。
在“真心”的基础上,我认为负责人的教师应该做好自己教学工作:教好书、育好人。首先,如何用自己的智慧教好书呢?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反思。这是教育学中提到的三个方面。
这里,我认为反思是非常必要的。我有机会上了一节课,而这节课的价值只有在反思后,才能真正内化成我自己真正的教学思维。所以当我们学校要求每月一篇上课反思,我总是欣然而写。因为在教学反思中,教师可以总结课堂得失,反思教学成败,梳理工作思路,捕捉精彩“插曲”,在回顾一段段教育经历的同时,叩问心灵:“我做好了吗?我做错了吗?哪里出了问题?我该怎么办?”在反思中学会反思,养成勤于反思、善于反思、乐于反思的良好习惯;通过反思,树立鲜活的教育理念,改进教学行为,融洽师生关系,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和生命境界,教师的每一节新课都会比上一节课安排得更合理。这样日积月累,教师的成长和进步才会更快,自己的教学会日趋完美。
一个负责任的老师还应该是一名广泛学习的教师。那教师应该有着扎实的学识。作为引导者,首先我们自己的学问修养要十分扎实。社会在不断发展,自然对教师学识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方面,我们必须拥有着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不是固定不变的,我们要拥有着一颗不断学习的心,不断学习本专业的新知识、新文化,以免让自己的专业知识出现原则性错误。第二,在如何与学生和睦相处这个方面,我认为多种多样的教育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
举个例子:与孩子交流沟通越来越多,我们似乎总逃脱不了“苦口婆心”四个字,那是因为谈话法仍然是教育中的“半壁江山”。但是,在我平常的教育经验总结下,我发现了很多有效又省事的其他方式,比如说:发生了一件事,那就用表格去列出原因,引领孩子做自我分析;再比如,可以让孩子自己沟通解决问题;比如说,可以有一个教学记录本,作为师生之间交流意见的桥梁;甚至教师可以提前使用便利贴,每当孩子出现了一些小小的问题的时候,就可以避免长篇大论的说教,而变成善意的提醒等等。
以“真心”、以“引学”、以“研读”,一名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教师大抵就是这样的吧。我想,作为一名教师,我还是幸福的。若是能够在学生清澈的双眸中看到智慧的光芒,恰是要点燃未来世界的那盏明灯,那我们年复一日的悉心教导又算的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