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学习体会>>文章内容

10月博文2 杨茹

发表日期:2018/10/15 19:06:39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杨茹 有528位读者读过

日有所思(二)

这是一趟非常生动的交际课。一直以来,口语交际在课堂上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首先作为语文书中的一项练习,它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其次,它的教材来源比较薄弱,一般在书后,只有单薄的一幅图画的篇幅。我仔细思考了一下原因,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来看,最大的理由莫过于它的教材取自于生活。陶行知老先生提出生活教育,指出教育要回归生活。可是,如今学生的生活轨迹越来越固定,导致作文也好,交际也好往往出现没有话可讲的情况。

《该怎么办》一课的开头先用舞蹈班生日宴会的两方取舍,抛砖引玉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然后把目标转向小明给爷爷送奶的故事中。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可是细细想来也不容易。吴老师在教学时有这么几点非常令我倾佩:首先,关注培养学生的善念,不论处理什么样的事情,一定要遵从善念出发,这是做人的根本。其次,在观察图时,在处理生活中其他的事情时,一定要多关注细节,从细节出发,寻求最妥善的办法。第三,教师全程根据图片进行引导,并没有图片文字辅佐提示,完全给了学生自己思考的空间,也给了自主学习的引导,这样做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最后,学生在分享交流之时,也会更加刺激思考,给学习效果加分。

在交际课上,教师最难做到的就是收放平衡,毕竟观念来源于学生自己,到底如何将他们的观点引入大方向,而不是由老师自己强行灌输观念,这是一门值得探究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