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学习体会>>文章内容

9月博文2陈高霞

发表日期:2018/9/27 7:40:35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陈高霞 有599位读者读过

该语篇围绕儿童节学生组织的一次聚会进行展开。相对来说,新授词汇较少,句型以学生已学6A Unit8 Chinese New Year语法知识“一般将来时”为主,语篇内容易懂,又符合学生实际。一节课下来,学生知识掌握较为稳固,学习兴趣较浓厚。结合本课的教学,本人反思如下:
一、情景,导入的必要前提
一开始上课,让学生Enjoy a song ,卡通人物Gogo和他的小伙伴的歌曲既能营造了欢快的课堂氛围,又为新授一般将来时做好铺垫,通过歌曲中的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I am going to…学生就能说出一般将来时的用法。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继续追问: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on May Day/on Children’s Day?对一般将来时继续起到巩固的作用。其次,通过歌曲中的卡通人物Gogo发出的邀请函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Unit 5 A party》,使教学环节更自然地过渡到语篇教学中去。
二、设问,激发学生主动解疑
   从内容上来说,本课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浅显易懂,所以尽可能放手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当学生看到这个题目时,会想到什么呢?提示学生用What、When Where、Who、Why ....提出心中所想、所疑,激励学生设问并自主从文本中解疑的能力。
完成第一部分的教学后,学生看到刘涛的塑料袋却不见里面装着什么,自然会产生疑惑,这时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学会设问:What is  Tao going to bring to the party?带着这样的疑惑,学生观看第2、3部分的视频,目的性强,也能较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一部分的学习重点。
三、合作,学生自主突破重点
本课第1部分围绕“What are the children going to bring to the party?”这个问题是这一课的主干,但答案是学生能在小组交流中能够完成的,所以我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Pair work完成。第2、3部分的对话,组织学生进行了课堂合作表演,学生积极性较高,能较自然地将这两部分的学习内容进行演练。美中不足的是课堂时间有限,学生的演练拘泥于课本内容,一些肢体语言等动作还未到位,较为呆板。另外,文本演练时的前沿后拓学生也没有展示出来,需要老师加强指导,使之更具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