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博文1-蒋惠萍
发表日期:2018/9/26 14:28:20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蒋惠萍 有654位读者读过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钱学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拳拳爱国之心 )
2、过渡:同学们,这是一颗怎样的拳拳爱国之心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课文去细细地品味。
二、自主先学
出示自学要求:
1、默读课文2——6自然段,画出钱学森所说的话,想一想从这些话中你感受到些什么。(学生默读课文,圈画)
2、小组合作讨论:钱学森的话分别是什么时候说的?你从他的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三、交流展示
1、你找到了钱学森说的话了吗?指名回答后出示:
(1)“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2、交流:
(1)这句话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2)评点:你能联系前面的课文内容来谈自己对这句话的感受,说明你是在用心品读课文,真正走进了人物的内心。
(3)此时的钱学森已经成为了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从这两个“最”字中,你可以看出什么?(受重用、才华出众、深受器重)
(师随机评价:带着为国争光的一股冲劲,钱学森只用一年时间就取得了硕士学位。3年后获得航空、数学博士学位。)
对,在美国工作期间,钱学森为美国航空和火箭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美国专栏作家密尔顿?维奥斯特曾写道:“钱是帮助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流军事强国的科学家银河中一颗明亮的星。”
是啊,当时钱学森已声名鹊起,成为和冯?卡门齐名的著名科学家了。美国军队邀请他讲授火箭和喷气技术,美国空军以他的《喷气推进》为内部教材。
1947年,36岁的钱学森已经成为正教授,拥有了许多人一辈子梦寐以求的地位、名誉和舒适的生活。
(4)指导读: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优越的工作条件,可这一切都没有让钱学森忘记自己的祖国。他说——(齐读“我是中国人……”)
注意,现在你就是钱学森,你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现在,有人劝你加入美国国籍,你没有多说什么,因为在你的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齐读)
3、交流第二处钱学森的话:
(1)出示“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这段话是钱学森什么时候说的?(中秋节之夜)
提到中秋节,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回顾相关诗句)
“每逢佳节倍思亲”此时身处异国他乡的钱学森更加思念自己的祖国和亲人,埋藏在他心底的愿望越发强烈了,这个愿望是——(生读句子)
(2)当他向留学生袒露心迹时,有人怎样劝他的?(读相关句子)现在我要问钱学森,他的朋友说的是不是事实?有没有道理?说实话,你认为是留在美国更有前途,还是回到祖国更有作为呢?
(祖国现在是贫穷,但你不回去,我不回去,那还有谁去建设祖国?祖国还能繁荣昌盛?祖国需要我们,再多的困难我也不怕。我愿意放弃一切,为祖国建设出力)(为国效力是每一个中国人应当做的事。)(我回国的决心已下就能放弃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优越的工作条件,因为我始终认为我是中国人,为祖国建设出力是理所当然的。)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作为炎黄子孙哪有嫌弃自己的祖国母亲的道理?当初我就是抱着科学报国的心愿来美国的,现在我掌握了最尖端的技术,已经可以报效祖国了,我没有理由不赶紧回去。)
(3) 从钱学森朴实的话语中,我们分明感受到了钱学森那一颗火热的爱国心!
(4)指导读:想一想,钱学森这段话是用怎样的语气说的?(诚恳)“诚恳”是什么意思?怎样来读出他的诚恳?大家先练一练。
(指名读)
评点:读得真好!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从“日夜盼望、终于看到、共同、应当回去”这些词语中感受到钱学森对祖国的爱之深、报效祖国的心之切!
谁再来读一读,用你诚恳的话语号召更多的留学生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去报效祖国!
四、品读悟情
1、 1950年,钱学森正式向美国政府提出回国,但由于他所从事的工作关系到美国国家安全机密,美国政府又怎会让他回国?一位美国海军将领是怎么说的?谁来读读第5自然段?(出示第5自然段)
2、从这番话中你听出了什么?(害怕、恐慌、恼羞成怒、钦佩、钱学森太伟大了)
3、点拨:知道一个师是多少人吗?一个师就有一万多人,五个师啊!一个钱学森能抵得上这么多人,难怪这个海军将领会害怕!想一想这个海军将领怎么说这番话的,谁来读一读?
4、这个海军将领就是当时的美国海军副部长金波尔,他还说过:“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5、为了留住钱学森,美国人会怎么对待他呢?
6、看,美国政府是这样来对待这位为他们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的,是这样来对付一个手无寸铁的中国学者的,就是这样来对待这个一心想用自己所学报效祖国的中国人的!
(出示资料,生自由读)
1950年7月,美国政府取消了钱学森参加机密研究的资格,指控钱学森是间谍。钱学森无法忍受这一切,决定立即返回自己的祖国。1950年8月23日午夜,钱学森突然收到移民局的通知——不准全家离开美国。与此同时,美国海关扣留了钱学森的全部行李。9月6日,钱学森突然遭到联邦调查局的非法拘留,被送到特米那岛上的移民局看守所关押起来。钱学森曾回忆说:“在被拘禁的15天内,体重就减轻30磅(约合27斤)。晚上特务每隔1小时就来喊醒我一次,完全得不到休息,精神上陷入极度紧张的状态。”钱学森被拘留后,冯?卡门等知名人士募集1.5万美元保释金把他保释出来。出来后,他的办公室、住所、信件、电话都被联邦调查局监视,他不能离开所居住的洛杉矶,联邦调查局还定期查问他。钱学森就这样失去了5年的自由。
7、钱学森的回国道路是极其艰难!他受到了百般刁难、压制、监禁,甚至生命也受到了威胁。长达5年,行动没有自由!然而,钱学森妥协了吗,退缩了吗,后悔了吗?
是啊,“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出示这句话)从1950年到1955年,整整5年,1800多个日日夜夜,这么漫长的等待,对于一个一心报效祖国的人来说那真是——(度日如年、倍受煎熬、望眼欲穿、寝食不安)
8、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他度过这漫长的5年?是什么使他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强烈的爱国之心)
五、学习写法
过度:历经五年的漫长岁月,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此时此刻,他的心情如何呢?
1、默读第一自然段并画出表现钱学森心情激动的句子。
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
什么叫“魂牵梦绕”?
为什么说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
读出他激动、兴奋和急切的心情。
3、完成练习
在 ( )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轮正 ( ) 驶往香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迈着( )的步伐踏上甲板。阵阵海风不时掠过他那宽大的额。( )着水天一色的远方,他屈指一算,已经在海上航行15天了。想到前方就是自己( )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呀!
4、学习写法(倒叙)
同学们,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这一自然段应紧跟在第6自然段的后面,而作者却将它提到了开头,这种写作方法叫作倒叙,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吗?(能更好地引起阅读者的兴趣)
5、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齐读第七自然段。
六、拓展延伸
1、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虽然他已离我们远去,但是他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他光辉的一生。(课件出示钱学森图片、音乐)
2、此时此刻,你能用几句话来赞美他吗?试写颁奖词。
3、展示作品。
4、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钱学森的颁奖词(师读):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3、穿越世纪,历经沧桑,钱学森以他的一生验证了他矢志不渝的赤子情怀。让我们再次深情的呼唤这个响亮的名字—— 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个伟大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