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博文1(虞晓笛)
发表日期:2018/9/26 14:26:19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虞晓笛 有837位读者读过
浅析动漫文化的传播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摘要:在信息化社会加速发展的今天,动漫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载体,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巨大作用。青少年作为动漫传播的重要受众,在心理和行为发展等方面都受到其影响。这些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
关键词:动漫传播;青少年;心理;影响
1 提出问题
动漫传播一般是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基于传统信息传播技术载体和现代信息传播技术载体上的传播,并向娱乐、文化、教育等多层次发展。如今,动漫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动漫传播在青少年的成长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动漫传播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具有非常特别的意义和价值。青少年时期是青少年的心理由成长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动漫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载体,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它能够通过一种独特的形象与语言风格,结合视听的传播方式,把社会主流或非主流的知识观念传递给受众。青少年作为动漫产品传播的重要受众群体,依据其自身的精神诉求对动漫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使得动漫传播对青少年的心理、价值观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但目前,“动漫市场鱼龙混杂,虽然近年国内涌现出一批本土动漫,但是作为主流的仍然是日美韩等国的外来产品。其中,日本动漫尤其受到当代青少年的青睐,其次受到欢迎的是欧美动漫作品,而本土动漫由于偏重儿童喜好,对于青少年的吸引力并不大”。由于青少年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自控力,面对来自不同国家的动漫产品的传播,给青少年带来了部分消极的心理影响。鉴于动漫巨大的文化传播影响力,探讨动漫传播对青少年心理带来的积极和消极方面的影响就成为非常有必要研究的问题。
2分析问题
2.1 动漫文化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2.1.1思维模式的发展和价值观的构筑
青少年时期处于思维不断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青少年所接触的外界刺激对其思维模式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今动漫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而动漫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有别与传统的说教方式,更易被青少年接受,与他们的内心体会形成共鸣。如《名侦探柯南》中,随着剧情的发展、谜团的一步步解开,青少年的逻辑推理能力逐步得到提升;不仅如此,在动漫承载的思维信息之中,还涵盖了诸多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思考。许多动漫作品的主题都强调生活中只有乐观向上、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这些作品中的主要人物遇到困难时勇往直前的坚定毅力及团结协作、互帮互助之后所获得的成功喜悦,无不感染着青少年,使他们体会到人性的美好。这对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具有积极的影响。
2.1.2感知能力与审美心理的提高
动漫作品取决于两个决定性因素:视觉因素和听觉因素。通过生动的画面、动感的配乐,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给青少年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青少年时期处于认识能力迅猛发展阶段,但对事物的整体把握能力不强,同时他们感知敏捷,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积极的反应。因此青少年时期成为培养感知能力最佳的时期之一。各种类型的动漫作品不仅丰富了青少年的感知内容,而且有利于青少年情感感知能力的提高。“如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的《龙猫》里充满大自然气色的乡间风光,蔚蓝的天空、明媚的阳光,扑面而来的宁静、温馨的气氛,以及憨态可掬的大型龙猫,都使青少年们感受到美好与闲适的生活”。在此基础上,动漫作品的传播也有助于青少年审美心理的提高。青少年在欣赏风格多样的动漫作品中认识到不同的艺术风格,体验到更多的艺术趣味,有助于提高其对艺术的鉴赏能力。
2.1.3缓解压力和找到归属感
当今社会的迅猛发展,让青少年不仅面临着生活与学习中的种种机遇与挑战,还承受着生理与心理的重重压力。这时,动漫成为一种纾解心理压力的良好方式。动漫作品为青少年创造了一个虚幻而且多彩的世界,塑造了众多超脱现实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极具个性,叛逆又不拘一格,这极大地满足了青少年一些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在动漫虚幻的世界中,青少年能暂时逃避现实的约束,感受着动漫角色的悲欢喜乐,通过动漫主人公的最终成功,获得自我实现的体验,有效的缓解心理压力。同时,“随着中国动漫产业的崛起,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动漫消费市场。目前,已经拥有超过3.5 亿的青少年动漫读者和观众。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动漫受众通过各种交流平台,以各种形式相互沟通、联络(如论坛、动漫展、动漫社团等)。这不仅拓宽了青少年的社交网络,还使得关注它的青少年在这个具有相似兴趣爱好的受众群体中,获得了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自我认同感。他们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志同道合的朋友还可以进行一些独特的动漫活动,如同人创作等,这些活动极大地拓展了他们的视域,使他们找到了更有效的情感诉求与表达方式”。
2.2动漫文化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由于青少年受众缺乏明确的判断力和自控力,各国风格各异的动漫作品的传播,易对青少年造成部分消极的心理影响。
2.2.1文化与价值观偏差
动漫产业是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由于各国文化有差异,在外来动漫中蕴含的西方文化与价值观,并不完全适合中国青少年观看。比如美国的动漫作品中强调的拜金享乐主义,日本动漫作品中的色情内容等,就与中国强调的价值观相悖。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下,心理不成熟的青少年很有可能在其中迷失方向,接纳与认同那些偏离我国社会主流的价值取向。
2.2.2对动漫角色的盲目崇拜导致脱离现实
青少年时期正是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这时他们格外注重建立一个个性的、充满魅力的自我,而动漫中个性化的人物形象,给他们提供了模仿的范本。由于青少年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很容易因为喜欢或者崇拜某一个动漫角色,而对其盲目模仿。但这个模仿,很可能会造成青少年心理与行为方面的问题。比如,在虚幻的动漫世界中,采取暴力是合情合理的,并且被人视为英雄。但这种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被允许的。有研究表明,动漫中的暴力情节对儿童的攻击性存在影响。尽管如今,还没有它与青少年攻击性显著相关的充足证据,但这一现象却是不容忽视的。对于缺乏自控力的青少年来说,动漫的吸引力是巨大的。“一些青少年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对动漫的爱好中,甚至忽视了他们这一人生阶段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譬如学校的学习任务。部分青少年过度沉湎于虚拟的动漫空间里,不愿意面对和深入思考现实问题,从而造成了与现实脱节,社会交往不足,社会情感的发展不健全等消极后果”
3 解决问题
3.1规范大众文化的传播,理性审视动漫文化
社会本来是丰富多彩的,在坚持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引导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同时存在多种文化,动漫文化的产生和流行受到诸多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它是时代的产物。它的出现与发展与这个时代的物质技术条件紧密相关,与人们意识形态的变化有关。要在坚持先进文化的导向和传播的基础下,遏制商业炒作的低趣味庸俗化倾向,规范文化市场,大力发扬文化事业,正视动漫文化,以其形象性、娱乐性、教育性等独特魅力,帮助儿童接收动漫作品中的积极因素,就能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使青少年健康的心理散发出童真的完满。
3.2 塑造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良好的德育环境
由于青少年本身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尽管他们的思维最活跃,对社会潮流最敏感,但个体的理性选择能力和辨别善恶能力较弱,具有不成熟性和可塑性的特点,因此必须有学校的正确教育和引导:“扬”“抑”结合——发扬动漫中的积极因素,抵制其中的不健康内容。另外,也需要学生自觉主动地低动漫信息进行辨析、筛选、扬弃、消化、吸收,时期自身文化素质和发展过程成为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自动化过程。
3.3强化对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的教育
当代动漫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文化的缺失,抑它的独特魅力吸引了青少年,但其终究无法代替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我们需要加强青少年的传统文化环境,使得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在脑海中得以确立和巩固,使其不再沉迷于虚拟世界而不可自拔。
参考文献:
[1] 应晖,刘剑锋.青少年动漫偏好调查及其产业模式探讨[J].商业时代,2010(02)
[2] 敖玉楣.动漫艺术与中学生审美心理的建构[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