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学习体会>>文章内容

9月博文一 孔海燕

发表日期:2018/9/18 15:25:42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孔海燕 有575位读者读过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反思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两件事。儿时的法布尔对昆虫充满好奇,在一天傍晚,他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八九岁的时去放鸭子,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父母的责骂也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课文并没有写法布尔是怎么成为一句昆虫学家的,而是记叙了他小时候对虫子非常着迷的两件事,这是课文的重点。并通过写他的着迷表现出他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对知识的渴求,同时也表现了他钻研的认真,细心,坚持不懈!

    在教授第一课时,我让学生提前做了充分的预习,自行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将有疑问的地方写在书上空白处,上课交流解决。这一课时,我把重点放在朗读和阅读技巧的训练上,在让学生理清课文主要脉络,了解课文所写法布尔的两件事之后,让学生通过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朗读,初步感悟作者法布尔对昆虫的这种着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现在的课堂上,我们都知道要去朗读,也注重去训练学生的朗读,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可能是时间、进度问题,指导方式过于单一。朗读就是要进入文本去朗读,让学生能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文本中,实现学生与文本的近距离对话。

    第二课时则重在品味。第一课时时,学生已经对文本有了初步的了解了,但是并没有深入文本,所以要引导学生借助关键字词,关键句去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着迷的这种情感,这是教学的重点,当然,也是难点。在找关键字、词、句时,也要适当利用换、增、减的方式与原句进行比较,让学生更能体会原句的好处。

    首先,我从题目下手,让学生抓住题眼“装满”一词,让学生知道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然后让学生指出文章是围绕整篇文章的,引出中心句“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接着就让学生默读课文,从写法布尔的两件事中,也就是210自然段中找出能够表现法布尔对 昆虫着迷的语句,找到同座位交流朗读,并说说自己的感悟,然后再带着自己的感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教授父母对法布尔的责备时,我利用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下父母的这种责备,法布尔面对父母责备的心情,同时也通过朗读再此体会父母责备之后法布尔依然不变的喜爱着昆虫的这种情感,同时伺机揭示“着迷”“迷恋”“痴迷”这三个关键词,让学生明白它们之间的递进关系。最后揭示课文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题目的原因,同时让学生们总结法布尔最终成为著名昆虫学家的原因,让学生一起去学习法布尔的这种精神!

语文教学就一定要引导学生,带着他们去咬文嚼字、品词析句,在潜移默化中触摸语言,直觉大意,因为我们要让语文课处处彰显浓浓的语言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