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科研>>研究团队>>文章内容

___慧智组__团队活动记录(一)

发表日期:2018/3/14 16:52:44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陈婧 有571位读者读过

_慧智组_团队活动记录

主持人

刘利萍

参与人员

吕志慧 胡楠  魏珍珍 滕丹  沈志会 彭开月  杨悦

活动时间

201838

活动主题

和与积的奇偶性》导学探讨

活动记录

虞晓迪导学案讲解

《和与积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了解两个或几个数的和、积的奇偶性,初步发现其中所蕴含的数学规律。

2.     让学生经历举例、观察、猜想、验证、归纳、总结等数学活动过程,感受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索发现方法,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生活中的购物场景,没有通过计算也能判断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二、和的奇偶性探究

(一)   探究一:2个数相加

1.     用已学知识来描述 3+4=7

出示:奇数+偶数=奇数。

举例验证,感知普遍性。

出示课题:和与积的奇偶性。

师:看到题目,你想问什么?教师举例解释奇偶性。

2.     拓展两个数相加。

师:两个数相加,除了奇数+偶数外,还有什么情况?

出示: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

师:这两种情况和的奇偶性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知道答案?

学生举例验证,并使学生明确,要多举一些例子。

小结两个数相加和的奇偶性的三种情况。

(二)   探究二:3个数相加

1.     学生活动:写出三个数相加的算式,并用计算器计算结果。

2.     汇报奇偶性的结果:

奇数+奇数+奇数=奇数

奇数+奇数+偶数=偶数

奇数+偶数+偶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3.     举例验证以上结果。

明确:3个奇数连加和是奇数,2个奇数和1个偶数的和是偶数……

师:通过研究,你目前觉得和的奇偶性是由谁决定的?

引出:还需要继续探究,研究4个数相加。

(三)   探究三:4个数相加

1.四个数相加有哪些情况?

2.计算验证每种情况和的奇偶性。

3.观察比较已经发现的结果,并推想:5个奇数相加,和是奇数还是偶数?6个呢?和的奇偶性是由谁决定的?

4.学生举例验证猜想。

(四)小结

说说你在探究活动中的发现。(师完成板书)

我们又是怎样发现这个规律的。

(五)用规律解释情境导入中的问题。

三、积的奇偶性探究

出示探究问题:猜一猜,若干个非0自然数连乘的积的奇偶性是由什么决定的?

说一说:怎么去研究?

学生自主研究。

汇报:

说一说:什么情况下是奇数?什么情况下是偶数?

利用计算器再次举例验证发现的结果:全是奇数,积为奇数;中间有偶数,积为偶数。

全班小结。

四、课堂小结

回顾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说说自己的体会。

延伸:14*27*56*11*15*35=122245240不算出结果也能知道答案是错的,因为结果应该有20.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我们课后可以几位同学一组去研究乘法算式中积末尾0的个数与什么有关?

小组成员互相讨论、交流,这篇导学案的可行性。

小组代表发言,谈谈自己在教学这篇文章时的心得、体验。

 

刘利萍发言:教学目标明确、适合新的课程标准。本节课从三个维度确定了课堂教学的目标,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整个教学活动围绕这些教学目标,教学效果达到了这些目标

 

 

 

 

杨悦发言:活取材,注重生活经验。华老师从生活中的出生年月入手,引导学生观察数字之间的奇偶性。这种就地取材的做法,不仅显示了教师的机智,更是注重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活动总结

虞晓迪总结:课本中的圆圈和方框中的奇偶数分别设计成用纸盒装卡片,抽卡片,写算式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先抽卡片写算式,再发现问题,进行验证等过程。这样既加强了趣味性,又增强了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体现了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