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科研>>研究团队>>文章内容

___慧智组___团队活动记录(三)

发表日期:2018/5/25 16:47:03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陈婧 有1288位读者读过

___慧智组___团队活动记录

主持人

刘利萍

 

参与人员

吕志慧 胡楠  魏珍珍 滕丹  沈志会 彭开月 杨悦

活动时间

2018.05.24

活动主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导学研讨

活动记录

杨悦讲解导学案: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05-1061和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3题。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从而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实际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两个图形朋友。(出示PPT1)你打算怎么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请大家拿出练习纸,动手试一试。可以在图上标一标、画一画、或是写一写,把自己的想法表示出来,便于交流想法。

指名学生到展示台上介绍自己的想法。

师:大家觉得他这种方法好不好?生:好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这个过程。(出示PPT2-9

师:还有那些同学也是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的?

师:老师想为大家点个赞!你们真的很了不起!其实,大家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用到了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共同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二、回顾提升

师: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比较他们的大小的?(出示PPT10

师:那么请大家比较一下,转化后的图形和转化前图形相比,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而在转化的过程中我们又具体用到了哪些数学方法?

师:其实,转化的策略我们以前也运用过。想一想:我们曾经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过那些问题?(出示PPT11

1.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师:比如说推导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出示PPT12-14

师:那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要进行转化呢?(出示PPT15

2.计算

师:在计算里面,我们有没有用过转化的策略呢?(出示PPT16-17

师:这里我们为什么也要用转化的策略?(出示PPT18-19

师:看来,我们在解决问题时,经常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如果以后你再遇到一个复杂或是陌生的问题,你会怎么想?比如说:我们马上要学习圆,你觉得圆的面积可以怎样推导?

生:各抒己见。

师: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提前去进行尝试研究研究。

三、巩固练习

1.探索1看一看:书109页练习十六第1题(出示PPT20)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2.探索2想一想:书109页练习十六第2题(出示PPT21-28)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3.探索3算一算:书109页练习十六第3题(出示PPT29)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四、总结提升

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通过今天的研究你学到了什么?转化的策略不但在数学中运用广泛,其实在生活有时也会用到,而且还可以求人。比如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出示PPT30

五、赠送数学家名言。

数学家的名言送给大家,作为今天这节课的结束。(出示PPT31

 

胡楠发言:让学生明确在比较面积大小时,规则图形的面积比较简单,为转化策略的使用埋下伏笔。接着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围绕两个图形那个面积大一些,打算怎样比较?让学生通过自主先学,交流沟通、思想碰撞,感受到转化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彭开月发言:在教学中,紧扣转化的本质,提问:“在转化前后,什么变了?什么不变?你们为什么要这样转化?”让学生体会等量代换中变与不变的思想,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在活动中一步步深入,策略在体验中一步步形成。

活动总结

杨悦总结:策略,作为使用者个性化的选择和运用,只有在主体感悟其好处时,才会萌生掌握并运用的倾向。在例题后引导学生围绕:我们曾经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在四人小组里交流回顾。学生从求图形的面积时的转化,到计算中的转化,数与形的转化等方面进行分类梳理,为学生更好地感悟转化的策略提供了更多的感性经验,逐步升华了学生对转化策略的深层理解,促进学生思维不断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