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学习体会>>文章内容

小说听、评课中的中庸之道

发表日期:2018/4/25 10:00:36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李俊 有546位读者读过

中庸之道,乃儒家思想之精髓,亦乃儒家修行之法宝。孔子《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国人因受文化传承的熏陶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其“中庸”之行、“中庸”之语、“中庸”之品,尽显其身,乃至我们评课。

      评课者的中庸之道:评课者,主要是通过自我的认识,通过语言表述的形式对即时呈现的课堂进行评价。通过其观点的表达,我们可以“听其音、察其行、品其得、悟其术”。评课者 “首先感谢、谈点疑惑、说点商榷” 的三部曲,每每听到。这种“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语境,给听课者、上课者有种清新、温和之感,唯独有多少观点之碰撞、思维之交集,我们试问之。

点到但不点破,及优但不及劣,乃评课者中庸之道也。给听课及上课者有想的空间,悟者,明其意;愚者,惑其意。

      听课者的中庸之道:听课者,期望通过观察课堂教学,与自己的思想形成交集,产生新的认识。即时点评、表达观点是每个听课过程都将有之,不保留、不偏颇,随而给其“达己意”之时,则避而退之,“慎独自修”之道尽显。

      多点牛仔精神,少点中庸之道,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