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德育天地>>教育故事>>文章内容

六月教育故事(刘春燕)

发表日期:2018/6/22 10:48:24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刘春燕 有1330位读者读过

一株饱满的稻穗

炙热的骄阳无情的烤着大地,犹记得每年的暑假,我这个闲置劳动力都会被父母喊回家乡,和大地来个亲密接触,走进浩浩荡荡的插秧大军中去。严厉的母亲总是嫌我插秧不整齐,我依然学着小时候的样子对着母亲做了个丑丑的鬼脸,看着这些弯弯扭扭的稻秧,我不禁想起了教室里那一组组歪歪斜斜的课桌、一个个天真无邪的笑脸。两年半的悉心教育和陪伴,让我对学生们的认识慢慢变化着。

成为一棵自由快乐的秧苗

遇到无忧无虑的孩子,你也会不自觉的变成快乐无忧无虑的老师,我便想着,让孩子们成为自由快乐的孩子吧,就像我在家中水稻田里插的秧苗一样,它愿意长在东面就长在东面,它想长多高就长多高,终究它会变成一株水稻,不会成为麦子的。接下来的时光里,我和学生们度过了快乐的时光,从他们的脸上就能感受到,我想三年级的孩子应该是这样的,是自由的、快乐的。芳芳的事更加坚定了我的想法。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而芳芳(化名)却是没有选择的,只能离开,跟随打工的父母,来到陌生的校园。

初次见面,我看到了一个扎着马尾,眼睛大大的女孩,干涩而发白的嘴唇紧紧闭着,眼睛看着我,但她的目光却无处安放,躲闪着我的凝视,从她闪烁的眼神中我捕捉到了紧张、陌生、害怕......报名那天是她的姐姐带她来的,她的姐姐看着不大,16岁的模样,却一脸的老成,因为她早已走上了社会,辍学打工了,她们匆匆离开,我还未来得及细细的询问情况,只知道她们来自湖北,从未学习过英语,一丝担忧在我的心中掠过。

第一节语文课,芳芳没有书,她紧紧的抱着自己仅有的作业本和笔,低着头,仔仔细细的记录我讲的每一句话,生怕有遗漏,我故意走到她身边,帮她端正了坐姿,芳芳不好意思的笑了一笑,头略微抬了一抬,看着她大大的眼睛,搭配一个微笑,我觉得这是我开学以来看到的最美场景,我也回应她一个微笑,顺便提醒班级所有的同学要想和松柏一样苍劲,像翠竹一样挺拔,就必须要端正坐姿,孩子们都使劲挺了挺自己的小腰,抬起了头,像比赛似的,芳芳也自觉加入了这个行列,脸上的拘谨也几乎消失了,哦,原来一个小小的动作就能换来孩子们的欢笑,我不禁也为自己感到骄傲。

趁热打铁,课间的时候,我悄悄叮嘱班级的女孩子主动找芳芳玩,芳芳开始还有些害羞,但是玩着玩着,阵阵欢笑声便从教室传来,我也悄悄的从后门离开了。

不仅如此,现在芳芳还报了英语补习班,开始学习26个英文字母了,语文作业的格式不知道还能主动的问我,和她开个小小的玩笑就能让她笑半天,通过四周的学习,芳芳还学会了做绳操,交到了新朋友,吃惯了学校的饭菜......

只要你能微笑的学习,整个世界都是美妙的。

可是这样的自由,这样的快乐,仅仅维持了一个月的时间,刚刚走上教学岗位的我面对这样的局面,感觉自己被丢弃在一片无垠的荒漠里,无助,满怀信心的信念被无情击垮了。

你第一次在班级惹事,是因为一点点的同学摩擦,我第一次被震惊了,看到你瞪大的双眼,通红通红,整个面庞拧了起来,嘴巴里一直叫嚷着“我要杀了你”,双手紧紧的卡住一位男生的脖子,我迅速的冲到前去,大声喊着放开,双手奋力拉开你们,你依然愤怒的盯着对方,手指弯曲、僵硬,无法伸直,旁边的同学纷纷告诉我,他们玩的好好的,突然就这样了,而且那位同学并没有打张同学,也没有骂张同学,是张同学的错,听到这,张同学更是激奋,大喊着,他拿我的东西。而那位同学只是怯怯的说:“我就拿了一下看看,就放回去了,而且张同学也同意了。”我把他两分开询问,情况却是如此。可张同学无法忍受别人的一丝恶语,别人也不能碰他一下,从他的大眼睛里时常能看到他的渴望和恐惧,来处理这次事件的是他的奶奶,他的奶奶十分诚恳的给被打同学道歉,说从小就是没娘的孩子,要不然也不会这样的。听了他奶奶的话,我明白了张同学内心的渴望是什么。

然而,这只是开端,张同学在这段时间里几乎没有学习,无奈之下,只能将他调到第一排,希望他能认真的学习,但是他依然不拿出书本,拿出各种玩具敲敲打打,将整个课堂搞得一团糟,回过头去用圆规戳课桌,干扰别人学习,甚至大喊大叫,在老师要求他坐好认真听讲是,他说:“我讨厌上课,讨厌上学,是他们让我来的......”数不清的课堂就在他的捣乱中无法进行,后来他甚至在教室到处跑,跑出教室,躺在走廊上......

看着他无法自控的行为,我一次又一次的打通他奶奶的电话,却依然不见他父母的身影,我觉察到孩子问题的严重性,要通知他的父母,他的奶奶说:“小孩幼儿园时父母离婚,一直跟着他们生活,他的爸爸一直在外打工,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回不了家,离异后,孩子的妈妈一个电话都没来过,孩子想的慌。”后来联系到他的爸爸,张同学在教室到处乱扔同学的东西,把物品摔坏、折断,趴在走廊,看到我来就要跑,他的爸爸了解情况后失声哭了起来,小孩没娘,可怜!当我把电话给张同学接听时 ,他极力推阻,不愿意接电话,他恨他的爸爸,听到这个恨字,我的心揪了起来,电话那头是他爸爸的沉默。他的奶奶再一次将他带回了家,他已经无法在学校呆下去了。

张同学说:“我不需要朋友,没有人愿意和我玩,我要买玩具他们不给我买,爸爸说好要给我再找个妈妈的,可他一直骗我,那些玩具我可以给新妈妈生的宝宝玩的。”在他“恶魔”冲动之下,其实真正渴望的是母亲的爱,是真正的关怀,在我的鼓励和表扬之下,张同学总是能表现的很好,可是这份表扬支撑的时间不长,就像电池耗尽电力一样,久而久之,这种方法也没有作用了。在回去的路上,我还是不死心继续与他闲聊,问他为什么要打别人,他说是他们惹他的,可是班级里面是没有同学会故意去惹他的,都是想方设法的帮助他,开导他。继续问下去,他才告诉我,他一直都觉得有人盯着他,让他很害怕,尤其是到人多的地方,晚上很黑睡觉的时候,他的胆子很小的。我继续追问下去,他说有一次课间,他在座位上玩玩具,钟同学就一直盯着他看,他觉得他是要找他麻烦,他害怕。我的心里一阵惊颤,如果这时候钟同学上前去搭话,一场纠纷又将兴起。

难道孩子不应该是开心快乐的吗?我一次次的问自己,面对这样带着伤痛,恐惧的孩子,自由的学习真的适合他吗?任由他自在的成长能长出最好的稻穗吗?当我重新走进班级的时候,发现我认为的快乐自由的成长是如此的不堪一击,孩子们在课堂上东张西望,注意力很不集中,各种问题一一浮现出来。怎么办?

在框框里长大好吗

此时我的脑海里突然浮现出母亲从小到大都会对我讲的一句话,“你的秧苗总是插不整齐,肯定长得不好!”我一直都把母亲的话当做笑话来听,秧苗爱怎么长就怎么长,但母亲说要插整齐,整齐的秧苗有利于后期的管理,除草、施肥、收割都省了好大力气。是呀!我希望孩子们自由快乐的成长并不是任由他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前提应该制定好规则,在规则内享受自由和快乐。我开始改变对孩子们的态度和教育方法,在班级制定了大家都认可的班规,每一组都有一个记分组长,违反规则扣分,表现好的加分,一周一总结。刚实行这项班规时,孩子们都很兴奋,愿意遵守,可时间长了之后,孩子们之间变得斤斤计较,为了加分吵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一定要追究到底。

周四下午的一节课间,有两个男孩十分气愤的来到我的办公室,互相指责对方戳了自己,有个男孩说着说着还哭了。

我仔细询问他俩事件发生的过程,原来他们是玩互相戳的游戏,钟同学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生气了,但没有告诉同伴要及时停止游戏,所以钟同学觉得自己很委屈,而高同学也觉得自己委屈,而且之前钟同学经常在课间戳他们几个人,所以他们也要戳他。了解了事情的原委,我觉得不仅仅是玩游戏生气这么简单,于是在班级找其他学生进行询问。没想到班里的男生几乎都被钟同学戳过,这位钟同学本身就是班里的“惹祸大王”。

课堂上,我把和钟同学玩游戏的三位同学都喊着站起来,由钟同学自己来说出当时的情况,他十分的生气和委屈,我问他在生气的时候为什么不告诉小伙伴,如果你自己及时停止了游戏,还会不会发生今天的事情了。钟同学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低下了头,轻声说了句不会,其他三位学生也觉得自己做的有些过分了,微微低下了头,我让这三位同学向钟同学道歉,钟同学很乐意的接受了。

就在这时有部分男生在窃窃私语,说钟同学自己戳过好多人,我问钟同学是不是这样,他双手搓着衣角,揪着嘴说了声是的,班里的男生他几乎都戳过,他觉得好玩才这样做的,我又问钟同学,你应不应该向这些同学道歉呢?他惭愧的低下了头,说了句大家对不起,而这些孩子却说:“我早就忘记这件事了,没有关系的,而且他轻轻的碰了一下,一点也不疼的。”

钟同学听了这话更是死死的低着头,不敢看大家。

我走近钟同学,问他,你戳了班级这么多位同学,而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却没有计较,原谅了你,而你因为游戏中的气愤又去伤害同学,应不应该呢?班级的同学对你是宽容的,但是你却没有宽容的对待他们,一个班级的同学在一起学习、生活,小摩擦肯定会有,但只要互相宽容一些,这些小摩擦就不会发生了。钟同学点着头说:“老师,我记住了,我以后再也不会那样做了,请同学们都来监督我。”

教室里又恢复了生气,同学们读书的精神头比以往足了很多,像打了鸡血一样,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微笑。

我很庆幸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处理了这场摩擦,可是还会有这样甚至更严重的口角发生,那时该怎么办呢?给他们划好的条条框框真的适合他们吗。到底该如何对待这些孩子们,才能让他们长成最好的稻穗呢?

合时宜,才有饱满的收获

忍不住心中的不安,拨通了父亲的电话,父亲没有告诉我多么高深的道理,他只是将自己一辈子种田的经验分享给我。时刻关注天气节气,适时浇水、施肥、除草。合时宜的管理水稻田,就能长出最好的水稻,原来如此,对孩子们太不关注或者过于关注都是不合时宜的,适时的管理孩子们才能收获更好的结果。

带着这样的向往,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两年多,用看似蜻蜓点水的方法,慢慢的给孩子们浇水施肥除草,等着他们成长的一天,收获的那天。

吴同学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他的父母开着卤菜店,平时顾着做生意非常忙,没有太多时间来过问他的学习,三年级时家长不太注意孩子的学习情况,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吴同学越来越叛逆。每次批改到他的作业,映入眼帘的总是一个个手舞足蹈的字迹,中间时不时穿插着大小不一的黑圈圈,当我把作业还给他重新写的时候,他总是憨憨的一笑,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看着他高大的个头,慢吞吞的语气,实在无法生起气来。

他的妈妈也发现了孩子对待学习的马虎态度,开始着急起来,在家经常批评吴同学,并且多次与我联系询问他的在校情况,还曾经将他送去补习班,但是,效果都不太好,面对这样的孩子该怎么办呢?我不禁问自己。

他一次次的开小差,作业马虎,有好几次。我狠狠的批评了他,但是这顿批评只能管上几天,几次下来,我发现这个办法不可行。从他的妈妈那我了解到吴同学特别爱干活,他喜欢帮助家人做卤菜,还干的相当不错,并且当他的妈妈批评他学习不好,没有希望的时候,他总是会这样反驳妈妈说,我们老师从来没有这样说过,他说我有希望。听了这句话,我更是心头一震,原来我的话对他影响这么深,渐渐地,我很少批评他了,总是喊他帮我做些事情,他非常开心的把事情做好了,还时不时问我有没有事情要做。即使他的作业马虎,我也会绞尽脑汁想出他的作业有哪些优点或者进步,当我在班级学生面前表扬他的时候,他总是挺起胸膛,笔直的坐着,依然露出他那憨憨的笑容。

时间慢慢的流逝,转眼间我们已经五年级了,现在他能够按照书写的正确格式抄写词语了,那些手舞足蹈的字迹也收敛起来了,穿插其中的黑圈圈也鲜少见到了,相比较优秀的孩子,他的这点进步可能不值一提,但是对于吴同学来说,能自觉做好这几点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近期还接到他妈妈的电话,她十分惊讶,孩子最近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回到家写作业特别认真,卤菜店里再吵他都不理会,觉得孩子长大了。回顾这两年多的时间,吴同学的成长并不是一朝一夕而成就的,这一点一滴的关爱,他也在一点一滴的感受着。我不是一个有着强大气场的老师,但是我能用春雨般的关爱激励着每一个孩子,希望他们快乐学习、成长。

给孩子合时宜的教育,适时的引导,既不会影响师生间的关系,又合理的处理了孩子们的问题,何乐而不为呢?若需要大张旗鼓就兴师动众的给予孩子警醒,若需要春风化雨就细雨如丝般的慢慢交流,孩子们需要什么样的肥料,我就变成什么样的肥料,对于孩子们身上的不良习惯,我就变成为除草能手,连根拔除,不让坏习惯再滋生。相信多年之后,这些小秧苗们会变成自信、独立、饱满的稻穗,立足于我们强大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