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文章内容

语文教研跟帖(六)贯茜

发表日期:2018/6/19 15:46:05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贯茜 有491位读者读过

这节课毕老师的导入是从题目入手的,和很多老师开始导入的点一样,但是在引导的过程中,他独辟蹊径,让学生在朗读课题的时候重读孔子这一词,然后介绍孔子的概况,最后引导学生去发现孔子的身份——老师。在这过程中,他讲了很多关于的情况,时代背景以及他的成就,但核心问题却落到了孔子的身份。这一点和值得我学,我觉得在讲授关于人物的故事抑或教授学生道理的课文时,我们可以从人物身份上面着手,作为突破点,为后文主要内容的讲授做引子,这样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在引导学生说出孔子的身份之后,他没有立即去讲后文,而是让学生想象一下他们心目中的老师的样子,以及他们对那些老师的感情,然后齐读“老师”这一词,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感情投入了,而且得到升华了,这时他们对于课文,对于毕老师就更亲近了,更愿意深入学习了。

接下来他抓住孔子的身份,引出了本文的第一个教学重点——课堂。这个课堂不同寻常,他让学生自读去发现孔子课堂的不同之处,然后让他们说出其与现代课堂的差别,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然会对孔子的课堂产生向往,因为它的美!再让学生画出文章中描写课堂的句子时,有一个细节——让学生用手画,不许用尺子。我觉得这点他兼顾的很到位,很多事情独立完成,靠自己完成,成就感应该会更高,而且能力也得到了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