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三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 (王梅)
发表日期:2018/6/18 21:15:19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王梅 有824位读者读过
校级公开课我选择了这篇《动物儿歌》,这篇识字课文通过儿歌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常见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学生学习,教完这一课,我有以下反思: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开始,我创设了小动物来课堂的情景,出示小动物的图片,让孩子们和他们一一打招呼,孩子们个个十分积极。接着说“小动物真调皮啊,刚和我们打完招呼,就藏到这幅画里了,你能找一找吗?”出示文中插图,让学生找到小动物,这样不仅让学生清楚了小动物具体生活在哪里,也让他们再一次认读了词语。让他们置身于和小动物玩耍的情景,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 抓住生字特点,巧学生字
这一课里面有很多小动物,基本上也都是虫子旁。因此我让学生观察小动物的名称,发现了什么?让他们关注到生字的构字特点,都是虫子旁,都是形声字。虫子旁的字都表示昆虫吗?对于这个问题我在课前搜集了资料,发现并不是如此。课上学生也发现蝌蚪不是昆虫。我为他们补充资料“在古代,人们把所有的小动物都叫做虫,老虎叫大虫,蛇叫长虫,后来人们对动物的分类越来越细,现在的虫专只昆虫。”孩子们听得入了迷,没想到一个虫字还有这么多学问。我又向他们讲解“蜘蛛、蚯蚓、蝌蚪”不属于昆虫类,想要知道更多,可以去课外书中寻找,激发了孩子们课外阅读的兴趣。我还带他们玩起来拼字游戏,加深对形声字的理解,更好地记忆生字。在教学“网”这个字时,我出示了网的图片,网的古文字,学生们一下子就发现古人就是根据网的样子来造字的,既记住网的形,也感受到汉字的趣味。
三、 表演学习儿歌,增加趣味
在学习儿歌时,让学生多种形式进行朗读,指名个人读,小组读,齐读。我还创设情境“奖励你们来到魔法城堡做客,在这里你可以变身你喜欢的小动物。(在你的小组内说一说你想变成哪种小动物,再读一读关于那种小动物的活动)让孩子们抓住动作表演读,戴上头饰,小朋友们仿佛变成了可爱的小动物,他们争着演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在表演中更深入地了解了每一种小动物的习性。
在教学中,虽然有许多有趣的设计,但是仍然有几个学生没有积极参与到课堂,在教学中还要多关注这些孩子,引导他们对语文有兴趣,参与到学习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