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博文一(陶倩云)
发表日期:2018/6/13 17:17:44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陶倩云 有536位读者读过
故事课堂的应用体会
低年级不愿意学习的学生往往很多,不爱听故事的学生却很少遇到,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故事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发学生的感情。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背景故事,创设情境,不仅能调节学生的精神状态,寓教于乐,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教师也能更好地关注孩子们的生活,关心儿童的健康发展。
教学开始的导入环节非常重要,而故事导入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好形式,它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联想,变好奇心为兴趣,引起学生的心理需求,很自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例如在学习数位时,用这个故事导入:在数学王国里有10个数字,他们是0、1、2、3、4、5、6、7、8、9.在这些数字中,9是老大,所以9非常骄傲。一次,9在路上走着,对面走来了0,9冷漠地说:“让开!你这个没用的东西,居然敢出现在我的面前,真是自不量力!”说着,一把就把0给推倒在地上,然后大摇大摆地走了。
有一天,数学王国里要举行一场比赛,大家都议论谁会得冠军。数字9胸有成竹地说:“不用说,冠军非我莫属。因为我的用处最大,平常都是我保护你们!”正在这时候,一只大象掉进枯井里了,它拼命地呼救。大家听到后就跑到井口,帮大象想办法。数字1-9也来帮忙了。他们从大到小排成一排,组成一串数987654321,显示出来它们最大的力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把大象拉上来。这时候,只听到一个微弱的声音说:“让我也试试把!”大家回头一看,原来是数字0,数字9轻蔑地说:“你?我们这么强大的力量都不行,你来逞什么能?”只见0来到它们的后面,一下子力量就是原来的10倍,大象很快就被拉上来了。大象非常感谢数字兄弟,数字9也为自己原来瞧不起0而感到愧疚,说:“其实,你的用处比我大!”大家来到0的身边,和他成为了好朋友。学生听完这个故事后,显得很激动,对于数字数位的变化有了初步的概念,对于接下来的知道数为什么变大了有了兴趣,教学就变得容易开展下去。
学生学数学是参与一项活动,经历一个过程,获得一种体验,是为了学以致用,练习是数学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如果教师只是机械的让学生做题目,那么练习就失去其本意,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如果将练习融入数学故事中,结合生活实际,不仅可以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兴趣,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复习100以内加减法时,说这样一个故事:“今天的天气可真好啊!阳光灿烂,兔妈妈领着两只可爱的兔宝宝去拔萝卜,有红又大的萝卜,兔宝宝们看见高兴坏了,小兔白白拔了23根萝卜,小兔灰灰拔了36根萝卜,这下可难坏了兔妈妈,他们一共拔了多少根萝卜呢?哪位好心的小朋友愿意帮帮兔妈妈?”每一位同学都愿意做好心人,所以他们就会积极思考这个问题,进行计算,从而得出结果。把看似枯燥无味的算式,变成有趣的故事比直接说“请同学们计算以下算式”效果好多了。
再例如:《认识“<”“>”和“=”》的时候,讲一个数学小故事:很久以前,数学王国比较混乱。0——9十个弟之间互相吹嘘自己的本领最大。数学天使看到这种情况很生气,派“<”“>”和“=”三个小天使到数学王国建立次序。0——9十个弟轻蔑地看着它们。9问道这:“你们三个来数学王国干什么,我们不欢迎你们!”“=”笑着说:“我们是天使派来你们王国的法官,帮你们治理好你们的国家。我是等号,这两位是大于号和小于号,它们开口朝谁,谁就大;它们的尖朝谁,谁就小。”0——9十个弟听说它们是天使派来的法官,就乖乖地服从“<”“>”和“=”的命令。然后再做练习的时候,学生就会想象“<”“>”和“=”三个小天使的本领,利于学生参与练习,感到数学的有趣性。
但是教师要明确,背景故事应当合理利用,应当找学生真正感兴趣的内容,而不是表面的一种热闹,要真正做到为教学服务,不能为教学服务,一切花俏都是多余的。
教师也要明白,课堂上讲故事,其目的在于帮助教学,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而不是为讲故事而讲故事。故事宜短忌长,故事本身要能说明问题,教师有时还需要启发引导,才不会使学生的注意局限于故事本身。有时引导孩子们自己编故事,可以很好的启发他们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同时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使得这堂课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