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体组第六次教研活动跟帖-齐飞
发表日期:2018/6/13 9:02:51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齐飞 有560位读者读过
《大鹿》是一首具有童话色彩的法国儿童歌曲,旋律明快,节奏简洁,本节课主要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能够用紧张的形象表现兔子,用热情了乐于助人的形象表现大鹿。为了更好地设计这堂课,通过这堂课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学生进行创编活动,这是一节精心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音乐课堂。音乐能够调动人的情绪,是说音乐对人的情趣的影响。教师努力地为学生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努力营造一个自主、民主、宽松、和谐、快乐的真情空间。
(1)以审美核心。注重了意境创造。从一开始将故事的引入,给学生一个音画结合整体视听体验。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以自身的情绪带动了全体学生,消除了学生心中的顾虑和紧张。让学生和老师走得更近,使学生以愉悦的心情面对这节音乐课。
(2)以音乐为本。让音乐的声响萦绕在学生的耳边。感受、鉴赏音乐是以“听”为主。从“听”的过程中自然地学会了歌曲的演唱。让学生觉得学习很轻松。
(3)以展现自我为舞台。音乐课标中强调:“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发学生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创造才能。” 这节课通过创编故事、创编情景短剧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为学生个性的张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教师在其中,注重了对教学的创新,让学生充分自主参与音乐活动中,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同时强化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这堂课时通过变化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参与感受、鉴赏创造音乐,让学生与音乐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提高学生音乐素养为目的的一节生动的音乐课。
我认为做的比较好的是:
1.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针对一年级好奇心强,爱模仿的特点,我在导入部分先让学生讲自己生活中喜欢的小动物及其特点,小朋友兴致勃勃的模仿起来,通过发声训练将歌曲的音准和节奏难点进行渗透。
2.教学难点设置,为歌曲学习做铺垫。
通过营救小兔的这个情境,将音准和节奏的难点在游戏中就解决了,整首歌曲唱的时候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大大降低了难度。“xx xx x”这一小节学生把握有点难度,主要歌词处于乐段的交换点,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型又需要连贯的感觉,所以学生容易唱错,我利用了一个双响筒将此节奏反复练习,难点得以解决的还不错。
3.鼓励学生大胆创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在唱好的基础上,我鼓励小朋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每一句歌词都配上合适的动作进行表演唱,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演唱热情,也大大的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不足与思考之处:
1.对歌曲的挖掘不够。可以请学生分组表演唱
2.学生的演唱质量不高。由于加入动作演唱有事容易走调。
正确的咬字、吐音的把握可通过范唱等让学生知道怎么唱才是科学的唱歌。我也会更加的努力教好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