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德育天地>>班级管理>>文章内容

丢失了钥匙的男孩2

发表日期:2012/12/27 15:06:28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禄口小学班主任 有611位读者读过

丢失了钥匙的男孩2(转载)

张福立

我先问了他一些关于开学新体验的问题,他的眼中没有半点对陌生人的戒备。交谈中,我发现他和其他孩子确实有不同之处:和我说话时,没有一分钟能安静地交流,而是不停地抓耳挠腮,表情极其丰富。

我就课堂上发生的事情和他交换了意见,他向我表达了想在学校就餐的意愿。

“可是,同学们对于你在校就餐都感到害怕呢!”我没有说“讨厌”,而是用了“害怕”。

他一愣,说:“我不打他们。”

“你打过他们吗?”

“打过。不过又不是很重。”

“那么如果你吃饭时,又把饭吐出来,放在我面前,我也会受不了的。”

“哎呀!”他一脸不好意思的样子,“我不会啦!那时小,不懂事。”

听他小大人一样的话,我忍不住想笑:“这么说来,现在是长大了?”

“嗯,再说那次的菜我实在不想吃,才吐出来的。”

“噢。”听了这话,我有点高兴,看来他并不是真的想捣乱,只是缺乏沟通而已。

最后,我很认真地对他说:“你的老师很相信你,也很愿意留下你,每天和你共进午餐。但是仅仅这样是不够的,你必须要让大家信任你才行。你愿意努力吗?”

“啊?!”他似乎有点失望,又有点不知所措。

“放心!”我拍着他的肩膀说:“我们都会帮助你的。”

他半信半疑地点点头。

晨会课上,我对大家说,夏文有话想对大家说。

他迟疑着站起来,说:“我想留在学校就餐,我以后不打你们了。也不做恶心的事了。”我赞许地朝他点了点头。

我看到大家一副不信任夏文的样子。这也难怪,一下子要扭转他在大家心中的形象还真是不容易。

“所以,请大家放心,老师要尊重每一个小朋友的选择;也同时会保障每一个小朋友在校就餐期间应当享有的一切权利。我保证!”说着,我举起了自己的手:“我同意给夏文一个机会。”

一个、两个,小手渐渐多了起来。夏文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但我知道,这仅仅是孩子们出于对我的信任罢了。之后,我找到夏文,告诉他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应当在学校享受同等的待遇。———

“就像我们大家都有选择是否在校就餐的权利,也有在校安全、愉快就餐,不受他人打扰的权利,对吗?”我接着说。

听了这话,他点了点头。

之后,我跟夏文约定:

1.中午就餐必须依照规定来做;

2.实在不喜欢的饭菜可以告诉老师,适当少吃一点,但不能浪费;

3.每天中午为同学服务一次,送餐具。

几周后,我得知他和其他孩子们快乐地游戏时,我知道:他找到回家的钥匙了。我真为他高兴。

反思这件事时,我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由于这个孩子太过调皮,经常在学校惹是生非,受到老师的批评不少,所以对上学也没有什么兴趣。同学也不喜欢他,平时坐在教室的角落里,没人管,倒也落得自在。他的问题让我想到“孩子的问题往往是家庭的问题。”

于是,我告诉家长孩子最近有了进步,建议他们多和孩子交流,鼓励孩子多为集体做贡献;如方便的话,给孩子一本行为记录本,每天让孩子或老师记录一天中有代表性的实践,好人好事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不好的表现要件件仔细分析,鼓励孩子要每天进步一点点。

同时,我建议家庭成员之间也能经常互相沟通,如果有不同的意见时能够互相体谅,不要在孩子面前争执。给孩子创设一个和谐安全的家庭氛围。

之后,我和夏文每隔一周交谈一次,了解他的学习生活。他常常不是这有问题,就是那有问题,但每次都能饶有兴趣地和我探讨一下事件中他的内心活动。

在整个交往的过程中,我充分对夏文表示了同感,让他感受到我对他行为的接纳与理解,从而让他敞开心扉坦白地向我表达心向。他的家庭环境比较复杂,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的孩子希望用自己的行为让父母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从而淡化家庭其他成员之间的矛盾,以维持家庭的稳定。另一方面,在学校里由于缺少优势,不容易引起老师注意,干脆做个“反面典型”。其实,这个孩子的生活中是因为缺少关注而在寻求关注。所以,一方面,我建议老师和家长能在正方向上“多关注他”;另一方面,在反方向上,减少对他的关注。

一个被集体抛弃的孩子,就如同一个丢失了钥匙的孩子,不帮助他重新找到回家的路,他就可能会流浪,和家里人越走越远,最后失去家,甚至破坏家。在班级的建设中,如果放弃了其中的任何一个孩子,这个孩子都有可能成为巨大的阻碍,阻碍集体健康向上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