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教学反思>>数学学科>>文章内容

数学第一次跟帖(陈蓉)

发表日期:2018/6/11 15:58:34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陈容 有507位读者读过

    刘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的课《因数和倍数》。这节课,李老师开了一个很好的头,渗透了“关系”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关系,学生是学生的同桌、谁是谁的朋友,师徒三人的关系,同样,在数学的世界中,也存在的很多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因数与倍数。理解关系的重要性后,就降低了对因数与倍数概念意义的理解了。以下我来说说对于本节课我认为的亮点与自己相应的反思。

   刘老师提出了本节课的第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分类呢?”学生回答后,刘老师引出一句评价语。 师:第一,老师要表扬这个同学,第一天过来,很勇敢,很积极,很大胆,而且回答的也很精彩。第二,老师还要表扬大家,新学期过来,我发现同学们都在进步,你看,刚才他在回答的时候,大家听得都很认真。 这句评价语的积极作用很明显,对全班的学生进行了批量评价。很容易可以发现,下面的课上下来很顺利,学生积极发言,就连一些后进生也是很认真在听讲。比如,我是坐在一个差生的旁边,当刘老师说完这句评价语的时候,我看到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腰板一下子就挺会直了,后面也开始积极发言了。引用一句话:“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举例内化。像这样的概念课,上起来有难度。于是,刘老师用了“自学”的方式,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理解因数和倍数。当然,这样做还是不够的,刘老师创设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数形结合,变抽象为直观。根据算式12÷2=6,通过对学生队伍的理解让学生根据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说出12是2的倍数,并通过开火车等形式,通过让学生说一说,在说的基础上加深理解,并且借助乘法算式,沟通与除法的关系,再次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这样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直观感知,使概念的揭示突破了从抽象到抽象,从数学到数学,让学生自主体验数与形的结合,进而形成因数与倍数的意义. 

   这节课,刘老师的课堂给我的整体感觉就是学生说的多,教师说的少,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整节课中,教师始终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充分的动口、动手、动脑中获取知识。 但是我存在疑惑,高段的学生行为习惯方面已经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有高强度的自控能力,是可以放手的,将整个课堂交给学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新理念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