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博文1(虞晓笛)
发表日期:2018/6/8 11:24:49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虞晓迪 有556位读者读过
感动 铭记 传承
——观《2017年感动中国》有感
在我们一起走过的2017年,有这样一群人注定将被我们所铭记。彷徨的时候,我们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坚定;怀疑的时候,他们告诉我们什么叫相信。他们为自己的梦想奉献出了青春,为中国的梦想奉献出了生命。他们,感动你我,感动中国。
一、刘锐:倚天持报国 关山万里程
刘锐是第一位驾驶轰-6K飞向远海的空军飞行员。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刘锐紧跟装备升级步伐,参与完成国产新一代中远程轰炸机改装,填补轰-6K作战使用的多项空白,和战友一起首次在南海和西太平洋留下中国新一代中远程轰炸机的航迹。刘锐所在团被确定为全军首家装备轰-6K的部队后,他作为“先行者”和“探路人”,既当“改装员”又当“试飞员”,仅用3个月就完成了改装。随后,刘锐一鼓作气,创造性提出“课题牵引训练”新思路,形成一批战法、数十套突击方案,填补轰-6K作战使用的多项空白。刘锐带头先飞,深入南海数千公里。多次执行远海战巡任务,让他愈战愈勇——多次挑战轰-6K飞机训练极限,验证了复杂恶劣条件下作战使用数据,刷新10余项训练纪录。
脱翎换羽,展翅高飞,这是大国利器。穿越海峡,空巡黄岩,你为祖国的战机填上一抹太平洋的蓝。巡天掠海,为国仗剑,强军兴军的锐一代。只要祖国需要,你们可以飞得更远。
二、卢丽安:际会中兴日 四海两心知
卢丽安1968年生于台湾高雄,从小受家人影响对大陆有着特殊感情。1997年,卢丽安夫妇到上海复旦大学任教。几年下来,卢丽安成为复旦大学最受欢迎的教授之一。2015年,卢丽安加入中国共产党,2017年,被选举为十九大党代表。
“我以台湾的女儿为荣,我以生为中国人为傲。”卢丽安在今年“党代表”通道上如是说。十九大会议结束后,“卢丽安效应”在慢慢蔓延。很多台胞朋友为她点赞,因为她说出了广大台胞们的心声。还有她的学生,默默地留言支持老师,向老师学习回报社会。卢丽安的父母表示,只要女儿做的是对社会、民族、国家有益的,能够促进我们两岸的和平发展、促进岛内同胞在大陆的发展,都会支持。谈到两岸关系时,卢丽安真诚地表示,“我的家族历史与自己的成长经历让我坚信:和平发展一定是两岸关系的主要走势,这也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心声。”她认为,没有台湾梦的中国梦肯定是不完整的,同时,没有融入祖国的台湾梦,像打个盹,黄粱一梦。
台湾的女儿有大气概,祖国为大乡愁不改,把握现在开创未来。分离再久,改不了我们的血脉。海峡再深,挡不住人民追求福祉的路。
三、卢永根:天意怜幽草 人间重晚晴
卢永根,中科院院士、作物遗传学家。1997年他荣获“南粤杰出教师”特等奖;1998年获国家人事部和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和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03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他以“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的爱国情怀献身于农业教育和科研事业,为我国农业的教育和发展做出了贡献。2017年3月,卢永根教授在夫人的搀扶下来到银行,将十多个存折的存款转入华南农业大学的账户,卢永根夫妇一共捐出8809446元,这是她们毕生的积蓄,学校用这笔款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卢永根没有将财产留给唯一的女儿,他说:“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作最后的贡献。”卢永根的秘书赵杏娟说:“钱都是老两口一点一点省下来的,对扶贫和教育,两位老人却格外慷慨,每年都要捐钱。”
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是春风,是春蚕,更化作护花的春泥。热爱祖国,你要把自己燃烧。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你也有根扎根在人们心里。
自2002年起,《感动中国》每年从社会各行各业推选出十位人物,他们温暖着中国,感动着我们。
伟大的时代呼唤着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信念、奉献、坚守、作为……这些都是榜样赋予我们新一代最宝贵的财富。我们要把榜样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岗,让榜样的力量激励我们砥砺前行,相信到那时处处都是创新、处处都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