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体组体育教研活动
发表日期:2018/6/4 10:20:32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陈乐乐 有768位读者读过
禄口小学___四____年级__体育__(学科)课改教研活动方案
一、课改教研活动目的:
1.知道并能做出跨越式跳高单脚起跳,双脚依次过杆的动作,做到起跳有力,动作协调。
2. 能在双人合作坐姿悬腿收腹练习中保持10秒以上,发展腰腹肌力量。
3. 在自主学练中能相互配合,相互帮助,注意活动安全,遵守游戏规则。
二、课改教研活动主题:
“基于学生生活,打造故事课堂”研究
三、参与人员:
__________艺体组全体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改教研活动安排:
1、 由杨綪上公开课。
①____王洪磊___执教《__跨越式跳高___》
②时间:__5__月_3__日第一节课展示。
2、由__陈乐乐___组织围绕“基于学生生活,打造故事课堂”主题,进行评课、研讨。
3、课改教研教研组成员讨论,且进行记录。
4、课改教研教研组组长小结。
5、分管领导总结。
内容设计 | 技能动作规格:斜线助跑,单脚起跳,双腿依次摆动过杆,依次着地。
体能练习:坐姿合作悬腿收腹 | 重点: 单脚起跳,双腿依次摆动过杆 | ||||||||||||
难点: 蹬摆协调 | ||||||||||||||
学习目标 | 知识技能 | 体能发展 | 情意表现 | |||||||||||
知道并能做出跨越式跳高单脚起跳,双脚依次过杆的动作,做到起跳有力,动作协调。 | 能在双人合作坐姿悬腿收腹练习中保持10秒以上,发展腰腹肌力量。 | 在自主学练中能相互配合,相互帮助,注意活动安全,遵守游戏规则。 | ||||||||||||
过程/ 时间 | 过程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运动负荷 | ||||||||||
时间(分) | 次数 | 强度 | ||||||||||||
趣味练 习
活跃情绪
| 1.整队,课堂常规 2.队列队形练习 3.走、跑热身 (1)体验脚后跟走 (2)体验前脚掌走 (3)慢跑
| 1.整队、课堂常规,组织学生进行原地踏步三面转法的队列队形练习。 2. 组织学生利用标志杆进行脚后跟走、前脚掌走、慢跑的热身活动。 3.在热身活动前讲清方法及其要求。 | 1.根据老师的口令完成三面转法。 2.利用标志杆尝试脚后跟走、前脚掌走、慢跑在热身活动中创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 3.听清热身活动的方法、要求,积极投入的完成各项练习。
|
1
2
2 |
6
2
2 |
低
低
中 | ||||||||
设计意图:本课的准备活动设计,充分考虑到了教材的属性与技能动作的规格。设计前脚掌走、脚后跟走是为了让学生充分活动开相关部位,激发了学习兴趣。让他们的身心快速的投入到主教材的学习中,为接下来的学习进行铺垫。 | ||||||||||||||
自主学练
掌握技能
| 1.原地正面双腿依次跨越横杆
2.原地侧面双腿依次摆动过杆 3.小游戏: (1) 扫龙尾 (2)两人照镜子
4. 摆臂制动
5.原地两腿依次过杆
6.上一步单脚起跳两腿依次过杆
7.跨越式跳高完整动作体验
| 1.教师讲解示范各项练习的方法、要求和注意点。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练。 2.组织学生体验原地正面和侧面的双腿依次摆动过杆的动作,教师巡回指导。 3.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并提出要求。 4. 讲解示范手臂上摆的动作,引导学生观察教师的摆臂动作有哪些特点? 5.教师讲解示范原地两腿依次过杆动作。教师参与练习,巡回指导。 6.教师讲解示范上一步单脚起跳两腿依次过杆动作。教师参与练习,巡回指导。
7.教师讲解示范, 组织学生进行三至五步完整的跨越式跳高动作的练习,鼓励学生不断挑战新的高度,并给予评价。
8.教师示范讲解游戏的规则及要求,组织学生游戏。 | 1.听清老师讲解的各项练习的方法和要求,两人一组进行自主学练。 2.在练习时注意安全,并提醒同伴纠正动作。 3.在集体进行辅助练习时自我观察、自我检测、自我纠正和调整。 4. 学生观察摆臂制动动作,听口令练习摆臂制动动作。 5.学生自主练习原地两腿依次过杆动作,在教师指导下纠正动作 6.学生自主练习上一步单脚起跳两腿依次过杆动作,在教师指导下纠正动作。
7.学生自主练习三至五步完整的跨越式跳高动作。 能够积极展示自己的动作,与同伴分享快乐。
8.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游戏。 |
8
10
8
4
|
10
10
10
6 |
中等
中等
中等
中等 偏强
| ||||||||
设计意图: 这一部分设计了原地正面和原地侧面双腿依次过杆和助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腿依次摆动过杆的动作练习。教学过程没有按部就搬,而是通过反复的正面、侧面双腿依次过杆,让学生产生肌肉神经记忆,感受肌肉用力的本体感觉,为下面的教学做了较好的铺垫。在学生的学练中发现问题,并设计了相应的辅助手段解决问题。充分考虑到学生动作技能的自我建构和技能储备基础,发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让教学过程更高效。教师精讲,学生多练,充分体现限时讲授的精神。各种练习基本上都是以游戏的形式呈现,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他们的学练兴趣,提高了动作技能掌握的效率。这个环节采用的学习方式是合作学习,始终两人一组,让学生的合作中懂得相互帮助,友好相处,相互促进。 | ||||||||||||||
体能练习发展素质
| 1.双人合作负重悬腿收腹练习 组织:
| 1.教师讲解示范双人合作负重悬腿收腹的动作方法。 2.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3.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 1.认真听取老师讲解示范双人合作负重悬腿悬腿收腹的动作方法。 2.在练习时积极、主动、努力,能使自己的腰腹力量得到充分发展。 3.肯定同伴的表现。 |
3
|
2
|
中偏强
| ||||||||
设计意图: 本环节身体素质的设计将充分考虑到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均衡发展,祛除了体能练习的枯燥,有效的提高了学生腰腹肌的力量。形式上为双人合作,让他们体验合作学习的感受。 | ||||||||||||||
柔韧放松
调节身心 | 1.柔韧性练习:坐 位体前 2.柔韧性练习:跪地后仰 3.总结本课收获,师生再见。 组织:
| 1.讲解拉伸练习的动作方法和要求。 2.组织学生进行学练。 3.总结本课,师生再见。 | 1.根据老师的讲解和示范,完成柔韧小练习。 2.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学习收获。
|
2
|
1
1 |
低 | ||||||||
设计意图:静力性拉伸练习,让学生的肢体感觉有新的体验。柔韧放松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塑造形体,更重要的可以让运动后的肢体得到充分的放松。 | ||||||||||||||
安全知识技能教育: 1.不能打闹,保护器材。 2.保持一定的练习距离,确保练习安全。 3.标志杆不能对着同伴,练习者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做。 | 练习密度 预 计 | 平均心率 | 所需场地器材: 田径场一块 标志杆22根 标志筒22个
| |||||||||||
45%左右 | 110~120次/分 | |||||||||||||
课外锻炼作业:与家长分享课上所学,并在家长面前展示自己的动作,请他们做出评价。 | ||||||||||||||
课后小结: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较高,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双脚依次过杆的动作。反思整个教学手段的设计,我觉得最成功的地方在于通过大量的体验性(双脚依次的节奏)练习,学生获得了肢体的本体感受,肌肉产生的了短时记忆,这对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技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又带来了另一种更深层次的思考,教与学的关系。有的时候我们教师太关注于“教”,把学生越教越笨的现象也是存在的,我们应该更关注于学生的学,跨越式跳高属于田径类教学内容,田径类内容属于自然技能,自然技能我们可能更关注的是让学生尝试和体验,在反复的合理的科学的练习形式中让学生获得正确的动作技能,而不是通过精细的讲解和示范,多做胜过多说。当然本节课也有困惑的地方,主要是怎样解决枯燥的内容让学生学得更有兴致,设计能激发学生学练兴趣的手段一直困扰着我,这可能需要我们更加走进孩子,去了解他们,去关注他们,真正的读懂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