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学习体会>>文章内容

5月博文二(魏海芳)

发表日期:2018/6/4 9:26:16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魏海芳 有617位读者读过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授业解惑”就是教书育人。怎样教书育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学生在校受教育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课堂中度过的。因此,教师结合日常教学内容,找准德育的切入点,不失时机的渗透德育教育是学校德育最基本的而且最切实有效的途径。而语文课程对渗透德育教育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材中每篇精选的课文内容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蓝本,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现结合自己短短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体会,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利用小学语文课文中的插图及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语文教材内容丰富,插图及电教配套设施直观新颖,符合儿童观察特点,对儿童有很强的吸引力。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插图及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从中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陶冶情操的作用。在小学阶段有许多涉及到爱国题材的内容,教师可以结合文章内容,播放背景材料,让学生感受其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二.将课文中关键性词句的理解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语文教材中,揭示课文思想内容的关键性词语、句子或段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悟点”要找准这个“悟点”,十分重要的是把握教材的个性,不仅在深入挖掘每篇课文的总体,而要把握每篇课文的局部。即对每个关键性词语、句子、段落的个性均有所悟。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把握的准,把握的深,德育教育的点就越能落实。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既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又使学生受到了正确的思想教育。

三.利用故事启迪学生的高尚美德。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生动有趣且内容丰富的故事,如《小鹰学飞》、《三个小伙伴》等,利用这些故事可以使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启发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培养高尚的情操。例如:《小鹰学飞》一文中,讲到小鹰三次学飞的经过,告诉孩子们学无止境,要努力向上,不能骄傲。《三个小伙伴》通过三个小伙伴团结合作,齐心协力,最终把小树种好的故事。这也告诉孩子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团结协作,借助大家的力量,同时也要帮助他人,团结力量大的道理慢慢地深入孩子们的内心。

四.在作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作为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课中的德育教育不可忽视,作为教师应开展实践活动渗透德育、激发写作。也要评价渗透德育、激发写作。学生观察、感悟、分析事物进而写作文章的一系列过程中会触发种种思想感情,对所写的事物产生并表达出一定的见解或评价。可见作文教学也应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德育责任。

五.口语交际联系生活实际开展德育工作

     每个单元练习中都有口语交际栏目,这些大都是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关的话题。教学中可以把课文中的德育因素作合理的延伸,联系学生实际渗透德育,以可以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学会祝福》《学会问路》、《学会待客》,让孩子学会感念师恩,亲手给老师制作一份贺卡。讲文明懂礼貌,学会礼貌用语,学会文明待客。抓住时机,进行德育教育。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新课程标准》)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就如春风细雨,包含在字词的赏析中,在文章的感悟中,包含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慢慢地、温暖地进入学生的心灵,与无形中感染、熏陶着学生。

语文教材中精选的的很多内容都从不同方面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教师必须做个有心人,善于利用语文教材,独辟蹊径,充分发挥学科特点,结合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无声的深入学生的心田。渗透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