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教育故事 陈乐乐
发表日期:2018/6/4 9:03:01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陈乐乐 有643位读者读过
其实她也很聪明
还没有教姚同学之前,她的大名就如雷贯耳,因为她真的太“笨”了。从一年级开始,她的考试成绩从来都是个位数,某位教师甚至对她做出了这样的评价:“考试答案摆在姚同学面前,她都不一定能抄及格!”
一转眼,姚同学上四年级了,我幸运的成为了她的体育课教师。第一次排路队,其他同学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只剩下姚同学一个人无措的站在整齐的队伍旁边东张西望,那样格格不入!人群中立刻传来各种讥笑声:
“哈哈,老师,你还不知道吧,她是个呆子!”
“就是就是,我们班的大呆子!”
“我们老师都不管她了!”
“她脑子有问题,是个傻子!”
……
学生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大部分孩子都在笑话她,讥讽的笑声不断传出。姚同学依旧傻愣愣的站在队伍旁边,对于这样的言语似乎有了免疫力。我看不下去了,忙让学生安静下来,大声说道:“你们觉得姚同学很笨吗,可是老师觉得她很聪明呢!”立刻,人群中像炸开了锅一样,各种声音充斥着我的耳朵:
“老师,有没有搞错,她期末考试数学就考了6分!”
“老师,你不了解她吧,她真是个呆子!”
“哈哈,她要是聪明的话,世界上就没有笨人了!”
“他都笨的无可救药了,体育老师居然说她聪明!”
……
我看着姚同学问道:“姚同学,你觉得自己聪明吗?”她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我又接着问道:“那你觉得自己有什么优点呢!”她腼腆地笑着说道:“我不知道啊!”立刻,各种声音又响起:
“哈哈,傻子还有优点?”
“就是,天天就知道傻笑,呆子一个!”
“体育老师还说她聪明,马上教她几节课就明白她真的是个笨蛋!”
……
看来姚同学在学生心目中的“笨蛋”形象已经根深蒂固了,甚至连她自己都默认了。
在接下来的跳长绳教学课上,班上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了,唯独姚同学不会。原因很简单,其他学生都不欢迎她加入自己的队伍,一来怕她“拖后腿”,二来,都不屑与“呆子”一起练习。她自己可能对这种现象已经习以为常,也可能是自卑心理的作用,也不会主动要求加入某组,只一个人在旁边看着,根本就没有尝试练习过。我走到姚同学身边问道:“好玩吗?”她点点头,我接着问道:“想学吗?”她无奈的说道:“他们都嫌我笨,不带我玩!”我马上鼓励道:“老师觉得你肯定能学会,我们一起加入第一小组试试看,怎么样?”她是真的很想跳,听我这么一说,立马拉着我朝第一小组跑过去。
第一小组的学生看到我居然拉着姚同学加入他们的队伍,都很不情愿,有的学生甚至露出了鄙夷的神情,但碍于老师的威严,只能同意。其他学生看到我居然让姚同学跳长绳都很惊讶,全跑来看热闹。人群中哄笑声不断,我严肃的对学生们说道:“有什么好笑的,姚同学又没试过,谁说她就学不会了,都给我安静地看着!”学生们面面相觑,都不做声了,但不屑一顾的神情溢于言表。我又对姚同学说道:“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学会,咱们来证明给同学们看看!”接着,我亲自摇绳,尽量配合着姚同学的跳绳节奏,同时指点她如何选择进绳时机,如何配合摇绳节奏,该站在绳的哪部分跳最合适……经过我的耐心指导,姚同学的不懈尝试,她居然很快就掌握了跳长绳的方法。我骄傲的大声说道:“看吧,我说姚同学聪明吧,她真有运动天赋,这么快就学会了!赶紧给她鼓鼓掌!”人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姚同学也很兴奋,跑过来抱着我激动的说道:“老师我会了,我会了!”这是姚同学第一次得到师生的认可。
在接下来的花样跳绳之“双摇双跳”教学中,我利用课余时间教姚同学摇绳方法。刚开始她摇的很不协调,我耐心的指导,一有时间就叫她练习,她也非常努力,经过几天的加强学练,终于舞起两根绳来有模有样了。第一次上该教学内容时,我和她配合摇绳,其他学生学练跳绳,同学们练习起来还比较顺利。可是各小组分开练习自己摇绳时,才发现绳不好控制,摇绳原来挺难的。由于绳子怎么都不听使唤,大多数小组练习一度中断。我集合学生趁机表扬姚同学:“你看,姚同学刚才的绳摇的多好啊,比好多同学都强,现在还有人觉得她是个笨蛋吗?”同学们心里都有点服气了,一个个不说话,。我又说道:“哪个小组愿意让姚同学加入呢?”
“老师,我们小组欢迎她加入!”
“老师,让他加入我们小组吧!”
“老师,我们也要她!”
……
一时间,姚同学居然成了各个小组争抢的对象!大家再也不歧视她,再也不说她是笨蛋了!在以后的教学中,姚同学表现依然很不错。在我的积极引导下,她也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
在学期末的课上,我让学生们评价姚同学,没想到她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姚同学还是蛮聪明的,体育课上表现不错!”
“姚同学很活泼,很爱笑!”
“姚同学为我们小组挣了好多分呢!”
“上次我手臂摔破了,她还送我去医务室呢,她很乐于助人!”
……
看吧,她其实也蛮聪明的,再也不是学生口中的傻子了!
其实她也很聪明
还没有教姚同学之前,她的大名就如雷贯耳,因为她真的太“笨”了。从一年级开始,她的考试成绩从来都是个位数,某位教师甚至对她做出了这样的评价:“考试答案摆在姚同学面前,她都不一定能抄及格!”
一转眼,姚同学上四年级了,我幸运的成为了她的体育课教师。第一次排路队,其他同学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只剩下姚同学一个人无措的站在整齐的队伍旁边东张西望,那样格格不入!人群中立刻传来各种讥笑声:
“哈哈,老师,你还不知道吧,她是个呆子!”
“就是就是,我们班的大呆子!”
“我们老师都不管她了!”
“她脑子有问题,是个傻子!”
……
学生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大部分孩子都在笑话她,讥讽的笑声不断传出。姚同学依旧傻愣愣的站在队伍旁边,对于这样的言语似乎有了免疫力。我看不下去了,忙让学生安静下来,大声说道:“你们觉得姚同学很笨吗,可是老师觉得她很聪明呢!”立刻,人群中像炸开了锅一样,各种声音充斥着我的耳朵:
“老师,有没有搞错,她期末考试数学就考了6分!”
“老师,你不了解她吧,她真是个呆子!”
“哈哈,她要是聪明的话,世界上就没有笨人了!”
“他都笨的无可救药了,体育老师居然说她聪明!”
……
我看着姚同学问道:“姚同学,你觉得自己聪明吗?”她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我又接着问道:“那你觉得自己有什么优点呢!”她腼腆地笑着说道:“我不知道啊!”立刻,各种声音又响起:
“哈哈,傻子还有优点?”
“就是,天天就知道傻笑,呆子一个!”
“体育老师还说她聪明,马上教她几节课就明白她真的是个笨蛋!”
……
看来姚同学在学生心目中的“笨蛋”形象已经根深蒂固了,甚至连她自己都默认了。
在接下来的跳长绳教学课上,班上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了,唯独姚同学不会。原因很简单,其他学生都不欢迎她加入自己的队伍,一来怕她“拖后腿”,二来,都不屑与“呆子”一起练习。她自己可能对这种现象已经习以为常,也可能是自卑心理的作用,也不会主动要求加入某组,只一个人在旁边看着,根本就没有尝试练习过。我走到姚同学身边问道:“好玩吗?”她点点头,我接着问道:“想学吗?”她无奈的说道:“他们都嫌我笨,不带我玩!”我马上鼓励道:“老师觉得你肯定能学会,我们一起加入第一小组试试看,怎么样?”她是真的很想跳,听我这么一说,立马拉着我朝第一小组跑过去。
第一小组的学生看到我居然拉着姚同学加入他们的队伍,都很不情愿,有的学生甚至露出了鄙夷的神情,但碍于老师的威严,只能同意。其他学生看到我居然让姚同学跳长绳都很惊讶,全跑来看热闹。人群中哄笑声不断,我严肃的对学生们说道:“有什么好笑的,姚同学又没试过,谁说她就学不会了,都给我安静地看着!”学生们面面相觑,都不做声了,但不屑一顾的神情溢于言表。我又对姚同学说道:“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学会,咱们来证明给同学们看看!”接着,我亲自摇绳,尽量配合着姚同学的跳绳节奏,同时指点她如何选择进绳时机,如何配合摇绳节奏,该站在绳的哪部分跳最合适……经过我的耐心指导,姚同学的不懈尝试,她居然很快就掌握了跳长绳的方法。我骄傲的大声说道:“看吧,我说姚同学聪明吧,她真有运动天赋,这么快就学会了!赶紧给她鼓鼓掌!”人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姚同学也很兴奋,跑过来抱着我激动的说道:“老师我会了,我会了!”这是姚同学第一次得到师生的认可。
在接下来的花样跳绳之“双摇双跳”教学中,我利用课余时间教姚同学摇绳方法。刚开始她摇的很不协调,我耐心的指导,一有时间就叫她练习,她也非常努力,经过几天的加强学练,终于舞起两根绳来有模有样了。第一次上该教学内容时,我和她配合摇绳,其他学生学练跳绳,同学们练习起来还比较顺利。可是各小组分开练习自己摇绳时,才发现绳不好控制,摇绳原来挺难的。由于绳子怎么都不听使唤,大多数小组练习一度中断。我集合学生趁机表扬姚同学:“你看,姚同学刚才的绳摇的多好啊,比好多同学都强,现在还有人觉得她是个笨蛋吗?”同学们心里都有点服气了,一个个不说话,。我又说道:“哪个小组愿意让姚同学加入呢?”
“老师,我们小组欢迎她加入!”
“老师,让他加入我们小组吧!”
“老师,我们也要她!”
……
一时间,姚同学居然成了各个小组争抢的对象!大家再也不歧视她,再也不说她是笨蛋了!在以后的教学中,姚同学表现依然很不错。在我的积极引导下,她也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
在学期末的课上,我让学生们评价姚同学,没想到她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姚同学还是蛮聪明的,体育课上表现不错!”
“姚同学很活泼,很爱笑!”
“姚同学为我们小组挣了好多分呢!”
“上次我手臂摔破了,她还送我去医务室呢,她很乐于助人!”
……
看吧,她其实也蛮聪明的,再也不是学生口中的傻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