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博文1(杨悦)
发表日期:2018/5/31 16:29:42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杨悦 有560位读者读过
一、课前热身,预伏“转化”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20根棒棒糖,谁来帮我数出18根。(学生操作)
师:还有更好的方法吗?(学生操作)
师:这两种方法哪种更简单?
生:第2种。
师:是的,20根小棒数出18根,只需先数出去掉的2根,剩下的就是18根了。
师:其实,换个角度思考问题能让问题变得简单,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碰到困难时不妨换个角度思考问题。这20根棒棒糖就用来奖励今天表现比较好的同学。
二探究交流,感知“转化”
1、谈话:剪纸是一种文化,老师今天也带来两件剪纸作品(出示大图A和图B),各像什么?
2、师:仔细观察这两个图形,它们各有怎样的特点?
生1:它们都是不规则图形。
生2: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生3:左边的图形可以将上面的半圆移下来,变成一个长方形;右边的图形也可以将下面的两个半圆旋转到上面变成一个长方形!
3.师:如果让你计算这两个图形的面积,说说你怎么算?
生1:我打算通过数方格的办法计算。
生2:我打算把它们转化成长方形进行计算。
师:猜一猜,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哪个大哪个小?
绝大部分学生回答:相等
师: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真的相等吗?这只是同学们的猜测,到底它们的面积哪个大哪个小呢?请每个小组组长的拿出老师课前给大家准备的信封,信封里装有这两个图形,小组成员合作,通过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来验证你们的猜想。
师:哪一小组愿意分享你们的操作过程?
师:(和小组内派出的代表说)请你边操作边说一说你们组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好吗?(操作完进行板贴)
师:还有和他们组不一样的吗?(重复刚才的过程,板贴不一样的作品!)
师:通过剪拼你知道了什么?
师:你怎么知道它们面积相等?
师:那么,在你们剪拼的过程中,它们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师: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一起努力,开动脑筋,将复杂的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了简单的规则的图形,你觉得转化这一策略好不好?(好)
三、尝试练习,体验转化
师:下面我们一起通过一些练习,来感受转化的魅力!
师:小试身手,这个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题: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你会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吗?)
(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稍停)谁来指一指这个图形的周长?
师:也就是说周长就是围成这个图形的一周的长度。怎样计算它的周长呢?(稍停)请小组内讨论讨论。(教师参与其中,听取不同见解。)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找举手学生说)
生:将横着的那些短的线段向上平移,竖着的那些线段也这样进行平移!
师:听明白了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的这种方法:为了看得清楚,我先把这个图形克隆一下,放在右边。把竖着的这三条线段向右或向左平移,把横着的这三条线段向上平移,这样一来,原来的图形就转化成了一个长方形,在转化的过程中,它的周长有变了吗?(没有)
师:现在你能快速计算它的周长了吗?动笔算一算!
师:(学生汇报)完全正确!
师:通过这个练习,我觉得同学们的转化的水平又提高了许多,真厉害!想不想再来试一试?
师: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出示第一幅图,找举手学生回答)
师:是平移吗?(旋转)
师:(课件演示)我们一起来看看,把这一部分旋转到对面的空白处。现在能看出?这个分数了吗?
师:第二幅图,谁来说?(找举手学生回答)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师:(课件演示)把右边蓝色的部分平移到左边的空白处。就可以看出分数是。还可以怎么转化?
师:第三幅图,(假装点击,出不来)第三幅图有点难,不愿意出来!既然第三幅图有点难,那我们进行小组一分钟比赛,一分钟之内看哪组写出正确答案,好不好?(出示比赛规则,宣读比赛规则)
师:准备好了吗?好,计时开始!
师:时间到!(让每一个小组说出自己组的答案)有的组答案是十六分之九,有的组答案是十六分之十,究竟哪个答案对呢?这样,答案是十六分之九的小组请起立,请你们推荐一位代表说说你们的想法?(说完演示错误答案)
师:答案是十六分之十的小组请起立,请你们也推荐一位代表说说你们的想法?(根据不同的方法展示不同的方法)
师:下面,我们小组合作,尝试用转化的策略解决这样的一个实际问题,(题:右图的阴影部分是一个果园,求这块果园的面积。(单位:米))
学生小组动手操作,好了的同学,将自己组的作品贴在黑板上,然后小组汇报)
四、回顾旧知,深化转化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在解决问题时都用到了转化,其实,我们以前在很多地方也曾经用到过。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追忆往事,我们曾经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地进行演示
师:不说不知道,稍一回顾才发现,我们竟然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过这么多问题!
五、总结提升,升华转化
师:最后,杨老师想把众多数学家们公认的一句话送给大家:解题就是把新题目转化为已经解过的题。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我想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