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两组建设>>语文中心组>>文章内容

语文教研(六)

发表日期:2018/5/28 11:27:07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毕长虹 有737位读者读过

禄口小学___年级_语文_(学科)课改教研活动方案

  1. 课改教研活动目的:  

    1.以故事情境为突破口,让故事也成为教学资源和载体,让学习变得有情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自觉,促进课堂效率提高。

    2.以故事作为教学的引领,让学生经历学习的主动、互动过程,获得体验,学会探究、合作等学习方法,生成课堂教学故事。

二、课改教研活动主题:

“基于学生生活,打造故事课堂”研究

三、参与人员:

__全体语文教师___

四、课改教研活动安排:

  1. _毕长虹___和_杨茹___上公开课。

    ①___毕长虹___执教孔子游春;___杨茹__执教《理想的风筝;

    ②时间:_5_月28_日第二节、第三节课展示。

    2、由_张福新主任__组织围绕_“基于学生生活,打造故事课堂”__主题,进行评课、研讨。

    3、课改教研教研组成员讨论,且进行记录。

    4、课改教研教研组组长小结。

  2. 分管领导总结。

     

    语文教研(六)

    《孔子游春》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它生动地描绘了孔子带领弟子们到泗水河畔游赏,巧借泗水实施教育的故事。课文把孔子带弟子们游赏与他对弟子的循循善诱交融在一起作为重点进行描述。这节课毕老师着重讲了两个段落。第一是第二节,在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仿照书上的写法完成填空 )是她( )的( ),学生思维活跃:“盛开的鲜花是她灿烂的笑容。”“流淌的小溪是她甘甜的乳汁。”“飘浮的白云是她洁白的裙子”“轻轻的薄雾是她神秘的面纱”等从多方面训练了学生理解文本的能力。在教学“孔子论水”这一重点段时,师出示合作要求:1、每小组任选其中一点理解。2、各组员独立思考,有自己的理解。3、小组内交流,让感受和想法走向深入。教师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积极启发,热情激励,体现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紧扣“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其中一个方面,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和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去理解文本,发展思维。如理解水有德行时,学生抓住“哺育、一切、乳汁”等词,明白水用自己去浇灌万物,牺牲了自己,却成长了别人,这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体会水有情义时,学生能结合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认为他是个能屈能伸的真君子。多形式、多角度,让学生真真实实地明白孔子的一番话的道理。

    《理想的风筝》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它以传情的笔触,回忆了刘老师“谈腿疾、写板书、放飞筝”的三件往事,细腻地刻画写了一位残疾教师的形象:他时时兢兢业业、处处自强不息、永远乐观自信,对生活充满了强烈的爱与执着的追求,字里行间浸透着刘老师在风筝中寄托的美好理想。    整节教学过程中,杨老师通过让学生朗读语言文字,围绕“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进行思考,意图让学生从有关字里行间感悟刘老师的品质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品读,学生对刘老师的乐观、开朗、毅力顽强、爱生敬业、热爱生活、挑战人生的生活观与价值观能感悟到位。杨老师的课堂有两个亮点教学环节,抓住“谈残腿”中的“笑”,“写板书”中的“转”, 从细节切入在教学“谈残腿”部分时,启发学生思考刘老师以故事的方式谈自己的腿疾,而且是笑谈,这“笑”字的背后体会到的是什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历谈一谈什么感觉是“酸涩”的,在此基础上,感受到了学生对刘老师的心疼之情。并且联系史铁生所写文段体会失去腿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更加衬托出刘老师的乐观积极。教学“写板书”这部分时,出示刘老师写板书的那段文字,通过对5个“转”的理解,体会刘老师的敬业精神。

C:\Users\lenovo\Desktop\教研活动模版2018\语文教研6\IMG_0473.JPG

C:\Users\lenovo\Desktop\教研活动模版2018\语文教研6\IMG_0071.JPG

C:\Users\lenovo\Desktop\教研活动模版2018\语文教研6\IMG_007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