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教学反思>>数学学科>>文章内容

第六次数学跟帖(刘利萍)

发表日期:2018/5/3 13:06:02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刘利萍 有551位读者读过

第六次数学跟帖(刘利萍)

“认识角”一课听了很多老师上过,大致思路基本都一样,但今天听了周老师对这节课的诠释让我对这一课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整个内容还可以这样安排啊。

1.对内容进行整合

周老师没有像教材所展现的一样,直接将三个角一起认识,而是抓住“直角”这一主线,先让学生从直观认识直角入手,然后介绍直角的组成部分,再寻找生活中的直角、比划出直角并验证直角,接着通过操作做一个直角,在比较中体会直角的特点,最后通过拼一拼、比一比、画一画等层次多样的练习丰富对直角的认识。整体认识了直角后,再从直角的学习中抽象出锐角和钝角,衔接自然、巧妙。其实,课堂并不需要根据教材内容按顺序学习,有时候适当的改变能让内容变得更简单,学习效率更高。

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整个教学过程力求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他们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活动余地,让他们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中始终贯穿找一找,画一画,折一折,做一做等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探索,成为学习的主人,加强学生动手操作以及培养初步实践能力的培养。把能力培养纳入课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