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如何平均分配你的关注?(刘远方)
发表日期:2012/12/11 12:50:22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禄口小学班主任 有603位读者读过
禄口小学 刘远方
以前常常听说某某老师只关注班级里的优等生,忽视后进生,因为教师对优等生的喜爱似乎是天生的,谁不喜欢成绩好,又听话,让老师少操心的学生呢?这些教师被认为是“不公正”的教师。
当然,也有另一些自认为很公正的老师,他们每天只会盯着后进生,课上总让他们发言,课后又抓着他们补习。就像闫学老师提到她一个朋友的儿子很喜欢数学,成绩也好,只是数学老师似乎并不喜欢他。他不但很少有机会与老师交流,向老师询问问题时,老师也总是三言两语就把他打发了。因此,朋友的儿子对学数学的兴趣也淡了很多。直到朋友去与老师交流时,老师才惊讶地说,因为这个孩子太优秀了,基本不需要教师的帮助,而班额太大,数学成绩落后的学生又比较多,因此他就没太在意朋友的儿子。老师也表示今后将多关注这个孩子,因为他不希望一个这么优秀的孩子误会他。
看到这个故事,我也想起我实习时的一件事。作为一个新老师,我满怀着热情想要让班级的全体同学都能有进步。我认为班上的优等生一向优秀,即使没有我的帮助他们也能做得很好。因此我也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几个后进生身上。直到那天和孩子们一起去秋游,课代表小雪坐在我旁边,问我:“刘老师,我问你一个问题可不可以?”我点点头。她涨红了小脸,小声地说:“老师,你是不是不喜欢我啊?为什么你上课都不叫我回答问题呢?我每次都举手的。”我惊讶地说:“因为老师知道你都懂啦,所以就没叫你啊。”看到她还是嘟着小嘴,于是我笑着对她说:“以后老师一定记得叫你。”她这才高兴起来。小雪是英语课代表,可是自从我实习以来,她对待工作并不是很主动,常常忘记到办公室拿全班的作业本。我也曾向原来的老师反映了一下,老师也觉得很奇怪,说小雪平时工作是很积极的。现在我才恍然大悟。
无论是怎样的学生,他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你可能觉得自己的一言一行没什么,可他们都正在用纯真的眼睛看着呢,同时也往心里去了。每个孩子的心灵都是敏感的,情感都是丰富的。正如陶行知先生说得那样,您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他给您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元的慷慨;他写字想得双圈没得着,仿佛是候选总统落了选一样的失意;他想你抱他一忽儿您偏去抱了别的孩子,好比是一个爱人被夺去一般的伤心。
可是,就像很多老师说得那样,一个人只有那么多的精力,到底要如何才能做到让自己对学生的关注不顾此失彼呢?其实,我们说要将教师的关注平均分配,并不是要分成一模一样的N等份,因为不同的学生所需要的关注也是不同的。对于优等生,我们不必身体力行地为他们补习,催促他们学习,但我们可以在精神上关注他们,你一个亲切的动作,一个赞许的微笑都会给他们带来心灵上的慰藉。有时,甚至可以适当地安排他们成为你的小帮手,既让他们觉得自己得到了“重用”,同时也减轻了教师自己的工作负担,何乐而不为呢?对于后进生,就要在行动上多给予他们关注,让他们觉得老师从未放弃我,我也不能放弃我自己。
无论一个教师的关注被怎样地分配,她的爱仍然是放在每一个学生身上的。让教师的关注优化配置,让爱笼罩在整个班级之上,应当是每个教师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