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德育天地>>教育故事>>文章内容

四月教育故事-蒋惠萍

发表日期:2018/4/28 15:02:44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蒋惠萍 有664位读者读过

四月教育故事

蒋惠萍

【案例背景】

留守儿童,多么让人心疼的字眼。随着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也与时剧增。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需要学校给与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影响。

作为一名乡村教师,要学会用真情从平时生活细节、亲情体验、心理教育等各个方面加强教育引导,让留守儿童找回亲情、找回快乐,健康成长。关心和爱护留守儿童,不仅有利于我国义务教育在农村的落实,有利于提高农村的教育质量,还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更关系到我国广大农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案例描述】

小孙是一个非常活泼的男孩子,下课跟同学们闹成一团,上课也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怎么看,都是一个很外向的男生。在我刚刚接手五年级一班的时候,这就是小孙给我的第一印象。“外向”的小孙朋友众多,成绩也算优秀,所以我也没有过分的去关注他,只是将他看作一个普通的学生来看待。但是,所有的理所当然不过是自己的自以为是。

那是一个普通的周一早自习下课,课代表照常来送作业。在课代表交上来的没有交作业的名单中,我看到了小孙的名字。我有些不可置信,小孙算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了,从未有过作业没有完成的情况。在语文课结束后,我留在教室里,并叫来了小孙。其他同学看热闹似的将我和小孙围成了一圈,小孙嬉皮笑脸的跟其他同学打闹。

我有些不高兴,板着脸问他:“小孙,课代表说你书法作业没有交,怎么回事?”

小孙顿了一下,又笑嘻嘻地说:“蒋老师,不是我不想写,是我的书法书开学就丢了。书法课我能借书用,但是作业我实在没办法借啊!”

我一听,开学已经一个多月了,书法书没了居然到现在都不说,语气有些急躁:“书开学就没了?开学都一个多月你都不知道买一本吗?回去叫你妈妈上网赶紧给你买一本,下周你再交不上来作业,我就要通知你家长了。”

这时,小孙低下了头,默默地说:“我知道了,蒋老师。”

到了下午,搭班的体育老师急匆匆地来找我:“蒋老师,你们班的小孙今天怎么了?体育课一直低着头,点名也不回话,还不停地拿拳头捶自己的额头。你赶紧去看看!”

作为一名刚刚入职的新教师,我还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说不慌乱是不可能的,但我还是强迫自己镇静下来。我来到班级,看到小孙趴在课桌上,不停地拿头磕桌子。我快步走向他,将他带到了心理辅导室。我看着眼前这个平时看似精力旺盛的男孩子,他额头红红的,眼圈儿也是红红的。

“小孙,告诉老师,怎么了?为什么要伤害自己?”我摸着他的头问道。

他摇了摇头,嘴巴闭得紧紧的,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在我的再三询问下,小孙开了口:“我爸爸妈妈过完年就出去打工了,没人会给我买书法书的。他们肯定是不想要我了,爷爷奶奶总是说爸爸妈妈在外面生了小弟弟……”话还没说完,小孙嚎啕大哭。

这时的我才想起来,小孙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沈阳一带打工。由于工作性质,他们非常忙碌,从早到晚地工作,每每到过年才能休假回家。小孙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小男孩精力旺盛,调皮捣蛋,为了让他乖一点,老人家可能常常拿父母不要他来吓唬他。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他:“不会的,爷爷奶奶跟你说着玩的。小孙这么乖,爸爸妈妈怎么舍得不要你呢?”

“真的吗,蒋老师?”小孙揉了揉眼睛,“爸爸妈妈真的不会不要我?”

我坚定地说:“真的!你看,老师每次给家长发短信,你爸爸总会回复我。”

“那他们为什么都不给我打电话呢?”小孙还是有些不相信。

“你告诉老师,你每天几点睡觉?”我反问他。

小孙有些骄傲地说:8点!我从来不会让爷爷奶奶催我睡觉。”

“那就对了,爸爸妈妈晚上9点才下班呀,那时候你都睡着了,爸爸妈妈跟梦里的你通电话吗?”

小孙破涕为笑,憨憨的说道:“对哦!”

但是我并没有放松,抓紧问他:“你还没告诉老师,你为什么要伤害自己?”

这时的小孙有些不好意思,忸怩地回答:“我觉得我受伤了,爸爸妈妈就会回来了,但是我现在知道我错了。蒋老师,我如果受伤了,爸爸妈妈会很心疼很难过的吧?”

听到这话,我松了一口气,我知道,小孙的心结打开了,书法书的事情我也没有再提。

后来,我将自己的教本给了小孙。当看到他亮晶晶的眼睛,与平常一样充满活力的笑容时,我能感受到,这个孩子不一样了,他的笑是发自内心的笑,再没有一丝的阴霾与不安。

往后的日子里,我会陪小孙一起,陪着留守儿童们一起,等候爱归来!

【案例反思】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起点,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而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因为孩子对家长依赖性都较强和较易接受家长的教育,所以,家庭教育可以说是人类一切教育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但是,由于留守儿童第一监护人出现缺位,导致他们在亲情和家庭教育上有所缺失,心理健康出现问题。而教师作为学生思想道路的引路人,恰恰能帮忙弥补这份缺失的爱。

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在对学生的关爱方面还远远不够。小孙的事让我知道,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因此,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我们要努力从生活上、学习上给他们无微不至的爱,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及时沟通,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