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德育天地>>教育故事>>文章内容

四月教育故事(杨悦)

发表日期:2018/4/28 11:15:01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杨悦 有674位读者读过

隔桌而坐,伴你进步

 

班里有个特殊学生,暂且叫他旺旺。旺旺的运气似乎差了那么一点,有爹却远走他乡,有娘却是并无血缘关系,有爷奶却都是文盲。年级一开学,旺旺奶奶几乎声泪俱下,说着孩子以前是多么优秀,希望班主任老师可以在课余时间对他严格要求。这么寻常的一句话,却让我对旺旺的日常学习情况暗自观察起来。

果不其然,旺旺在开学最初的两个星期中,就被各任课老师“投诉”了三起。课堂表现不佳,这次期中考试成绩更是惨不忍睹,令我忍无可忍。放学后,我找他奶奶沟通,他奶奶说,他们两个老人在家骂也骂了,打也打了,但是就是管不住。无疑,这样的孩子是是需要课后辅导的。

于是我分析他属于哪种类型的孩子。

其实,我总结的有三组不同的孩子,以及对于他们采取的辅导办法:第一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时懒动脑筋不学的同学,对这些同学,我采取集体辅导,给他们分配固定任务,不让他们有偷懒的机会,让他们发挥应有水平;第二组是肯学,但由于能力不强的同学。对这部分同学要适当引导,耐心教导,慢慢提高他们的成绩,不能操之过急,且要多鼓励。只要他们肯努力,成绩有望搞提高;第三组是纪律松散,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同学。对这部分人要进行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因为这部分同学需要一个安静而又不受干扰的环境,才会立下心来学习。只要坚持辅导,这些同学基础重新建立起来,以后授课的效果就会更好。

旺旺明显是第三组,并且是由于家长对孩子缺乏要求、引导、关爱而引起的纪律松散、学习不认真。

我开始对旺旺采取的不同的措施。

在情感上,我去关怀他照顾他的感受。有次旺旺小朋友在我的课堂上一屁股坐到桌子底下去,而且索性就那样玩了起来。这样的行为无疑一开始惹怒了正在专心致志的讲授新知识的我。但是我迅速冷静下来,因为他的这种喜欢钻桌子底的行为是一种明显的寻求安全感的表示。我明白了,可能新知识对于他的吸引程度有限,并且,他害怕和老师进行互动而暴露出自己并未听懂的事实。于是,我缓缓的走到他的身边,便说着话边向他伸出了手,拉他起来而不是呵斥他。课后,将这一课中的新知识重新组合了一遍,以他感兴趣的动画人物为切入点举例,让他明白了这节课的基本内容。这便是积极夯实他的基础了。

在课后辅导的环节,我增加了辅导的内容。因为显然他是情感缺失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鲜少有人对他提着切实的要求,关注他的状态,对他灌输正确而饱满的人生观和是非观。经常,我在讲着之前所学的基本知识,而他也做了相关巩固练习后,我们会聊聊校园中的新发现,聊聊班级的一些现象,聊聊他比较感兴趣的昆虫知识,聊聊关于他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天南海北,我教他宽容,教他不要做井底之蛙,教他友情很重要,教他尊重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孩子们对老师都是有着信任和崇拜的,这点使我的课后辅导更加有效果。

我想,其实很多问题学生需要的不是老师不满的眼神,不是冷漠的无视,不是动辄请家长,更不是责骂侮辱。问题学生就像坚硬有棱角难以撼动的冰块,教育他们的唯一方法大概就是:以一种亲近的方式,坐在他们的身边,用有温度的话语,感化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