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跟帖五(杜新新)
发表日期:2018/4/25 16:14:50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杜新新 有479位读者读过
《鸟语》听课反思
王老师的这堂课最大的特色是联想。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学生利用多媒体创设的情境自主学习,实现了形式多样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与教材的对话,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模仿了想象;最后在写话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又习得了想象。这样的教学设计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了语文教学的实施。
一、课前创景导学,激发兴趣
课堂伊始,王老师鼓励学生在悦耳的鸟鸣声中,学着鸟儿对鸣,创设了富有情趣的情境,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次次的对鸣中,学生对鸟语有了初步的了解,开始徜徉在优美动听的鸟语世界中。这样,以生动的鸟鸣刺激学生的感官,以活泼动态的情景感染学生,使之眼到、身到、心到,如此导入,一下子吸引住了学生,激发了他们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二、课中以读促悟,展开想象
在学习燕子、布谷、喜鹊的叫声时,王老师把学习的主动权给了学生,让学生在自由朗读的过程中初步品味三种鸟语的不同。在娓娓叙述公冶长的传说中品味燕子的呢喃软语;接着又学布谷叫声,和布谷鸟对话,在进一步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中,拉近了学生与教材、与作者的距离;最后又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体会不同情境下喜鹊的叫声传达出的祝福与喜讯。引领着学生在形式多样的对话、朗读中了解鸟语的节奏之美、音韵之美、内容之美,用丰富有趣的语言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丰富联想,增长了学生的言语智慧。
总之,学生学习语文时往往伴随着丰富的想象活动。阅读时展开想象,可以拓宽认知领域,深入文本描述的意境,活现出塑造的形象,理解、感悟蕴含的情感、智慧,受到教育熏陶。而教师就可以根据文本所描述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画面,勾勒出他们心目中最美的图画。甚至可以让学生跳出文本想象,让大脑“想”得更广、让眼睛“看”得更远。在给学生留出想象空白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有时学生“看见”的似乎比文本更鲜活、丰富。